《岛上书店》出版于2014年,出版后在美国和欧洲等地畅销,创下了出版史上全球化最快的畅销纪录。这本书在2016到2017年的中国都非常火爆,不爱看畅销书的我也忍不住好奇:究竟是什么书能霸占各大书店畅销区和电商网站排行榜两年之久,遂决定拜读。
但我却得坦诚,这本书在我买来后放在床头吃了很久的灰,读了十几页就觉得索然无味,不想再翻。去年十月书荒,才硬着头皮读下来。我对于加布瑞埃拉·泽文拙劣的叙事方式并不看好,因为对于一个小说家,一开始没能吸引我的注意力实在是失败至极。至于众多推荐者称赞其为阳光治愈、暖心感动,我只想说这适用于大多数的心灵鸡汤文。它唯一的有趣之处在于每个章节都以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来命名,并且以其中的一段话开头,虽然大多数的情况下都让人摸不着头脑。但那又如何?这并不妨碍它的畅销,因为人人都可以将鸡汤当做治愈和救赎的“圣经”。
岛上书店我最早接触到也是大家都容易接触到的鸡汤文集,就是《读者》、《意林》和《青年文摘》。直到如今,去报刊亭随便翻阅,仍然有许多“穷苦男孩女孩努力奋斗实现阶级跨越”、“单亲妈妈勇敢离婚为了孩子对抗生活”、“失意小伙踏上旅途寻找心灵归宿”的鸡汤式成长故事。
事实上,如果从广义的范围来定义鸡汤文,最早的成功学著作也可以算是一种。不过,随着中国寡头资本主义式发展的深入,普通人发现难以依靠成功学的“圣经”让自己拥有的足够财富和社会地位,最终实现阶级跨越,结果就是:喝了成功鸡汤,成功美梦却破碎了。于是,青年一代开始重新定义“成功”,即成功就是超越自己,由此诞生了成长鸡汤。不得不承认,《读者》、《意林》的成长式鸡汤,在迷茫的青春期,确实能给少男少女们一定的正面鼓励和支持。比如伊心的一篇《我比任何人都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成为我高中时期每日必读甚至能背诵的文章,失意落寞和自我否定时,喝上一口,瞬间就让我鸡血上身。
如果说成功鸡汤是因为小概率成功因素、个人努力以及社会环境共同决定,三者的共同作用使得成功难以复制,那么成长鸡汤显然更加接地气。刘同、大冰的书是近几年有名的心灵鸡汤作家,他们的作品颇受年轻人追捧。刘同在《谁的青春不迷茫》中讲述了自己的十年的“逆袭”人生,全书总共分为85个小结,都在讲述“你觉得孤独就对了,那是你认识自己的机会;你觉得不被理解就对了,那是让你认清朋友的机会”等这些浅显和看似正确的道理,一锅成长毒鸡汤,让读者在这种情感共鸣中找到了安慰,淹没在自怜情绪中无法自拔,甚至误以找到了不如意人生的终极答案。要说刘同还算中规中矩的话,大冰的强行煽情和小清新鸡汤则让人尴尬到脸酸。他用一个个人生故事构造起文艺青年向往的乌托邦,让你觉得可以放下手中的一切,跟随大冰的脚步就能找到爱情、自由和幸福。相比于逆袭式的人生经历,这种半颓废和佛系的方式显得更有操作性。当你沿着文艺青年的旅行路线,情怀满满去过西藏和丽江,才发现把故事当方法才是真的输了。
这种成长鸡汤在线上线下大量泛滥以及被大肆追捧,我认为原因如下:其一,成长是自己的事情,只要实现自我要求就可以。这就鼓励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成长个性,不再被普遍和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所约束。其二,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成长需求。这就使得成长鸡汤从青春期到更年期都有足够市场,甚至老年人也可以和时代接轨,重新成长。其三,个人主观努力成为决定性因素。大部分成长鸡汤主人公的智力水平和社会环境大致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努力的程度和方向导致了成长结果的不同。这些成长鸡汤,故事是真的,煽情也是真的,催人奋进也是真的。可是,这种成长鸡汤,多喝上头,甚至伤脑。喜欢看成长鸡汤,不是错误,更不会造成直接的严重后果。新时期的年轻人,拥有自己的思考力和判断力,并不会全盘相信鸡汤文的内容。可怕的是,长期服用成长鸡汤,很容易不考虑自己的实际状况,将别人的结果当成自己的行动目标。另维是我在高中时期很喜爱的一位青年作家,她18岁独自去往西雅图,从社区大学考上华盛顿大学,成为记者、旅行体验师,学习会计和心理学专业,成为NBA的解说员,她还被多家杂志社邀请成为编辑和作家.....她在自己的小说里向我们展示着如何逆袭成为人生赢家,书中的女主人公经历的所有事情和情绪,都让人有着强烈的代入感。这一度让我渴望成为另维那样的人,但我却只能保证自己情绪正确,至于达到目的的方法,我不得而知。这就是说,大部分的成长鸡汤之所以让人信心满满,动力十足,是因为它们只能起到渲染情绪的作用,刺激人们的多巴胺和肾上腺素,从而产生愉悦。也有人会反驳,这种弊端我也知道,获得快乐不好吗?仅仅将鸡汤文当成娱乐消遣不好吗?这看似是一种很有道理的反驳,但事实上,人的大多数决定和行动都是情绪使然,这种代入式的情感体验经历太多,可能产生两个不良后果,一个是自居心理,即将他人当做自己;另一个是被这些“人生赢家”击败,陷入自我否定之中。当然这只是两个比较极端的后果,但这种渲染情绪却不能授之以渔的鸡汤,还是少喝为妙。
如果你以为远离成功鸡汤和成长鸡汤就可以免遭毒害的话,那像《岛上书店》这种救赎式鸡汤则让人防不胜防。A.J收养的孩子改变了他失去妻子的自暴自弃,同时也因书和阿米莉亚结缘,他们因为付出爱,重新点亮了彼此的生命,仿佛爱就是全部生命的真谛,但不幸的是,A.J还是得了不治之症去世了。书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迎合了现代人由于彼此疏离,而产生的对孤独的恐惧,试图用爱消除这种不良情绪。可以说,这种救赎鸡汤抓住了现代人的弱点,通过情绪渲染和老套的情节得到了许多读者的眼泪,但作者给出的得救方式仍然是老套的“爱”,爱与被爱成为治愈一切的最佳良药。当然这不是说爱是错的,而是这种方式是寻求镇痛的狗皮膏药,治标不治本。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不会因为这种简单的救赎而被重新点亮,反而是沉溺在救赎鸡汤中的人们,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带着像沸腾的开水一样的爱,妄想拯救别人也拯救自己。
鸡汤文本身的优劣我无法评判,写鸡汤文的作者的初衷我更是无法揣摩。在这里,我只是将自己感受到和预见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沉溺鸡汤文后果,即情绪泛滥使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和行动。我相信,作为理性化身的人本身,是无法被任何鸡汤文所裹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