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感满满。每天下班后半是任务半是兴趣听逻辑思维和李翔知识内参,可是有好几次听李翔知识内参,我都睡着了。一方面因为实在太累了,另一方面,也许缘于他的这种讲述风格和我的认知模式之间的差异。
他是在短时间内高频进行大量知识灌输,每一个事件或者是每一个大的观点可能只有短短几分钟,领域甚至毫无关联,稍一愣神就会错过,或者是各要点间不具有整体连贯性,成为一个个孤立的知识断点。他的表述没有一句废话,全部是要点,同时阐述每个知识点也用了大量的数据和旁征博引的理论化的要见,所谓干货中的干货。再有,他语速较快,声音平稳清晰,但是不具有抑扬顿挫感,也就是没有太多的节奏感,让人一直都要紧张地绷着。全面领会他讲述的内容(不一定事后记得,只求当时听全听懂),必须要全神贯注地听,并且要不断地调动脑力来进行思考,甚至于还需要拿个笔在旁边记录,因为他说的全部都是要点。
比如说他昨天讲到的迪士尼的体验管理法则,讲到十个法则,每一个法则的阐述也都非常清晰而简洁。如果你不注意听,怎么可能记得他讲了十个方面呢?可是在前几日的《逻辑思维》当中,罗胖也讲到了迪士尼的体验性管理,他没有讲十个法则,印象当中可能也就讲了四五点,但每一点都有铺陈,都基本符合起承转合的文章结构,每一点都是娓娓道来的叙述,所以听后印象也比较深刻,或者说当时比较放松,而放松之后反而能够投入。罗胖的普通话并不标准,但是罗胖自己的语言风格听久了,反而就像是一位朋友一样,亲切而熟悉。他讲述的这些内容在干家务的时候也可以听,偶尔一两句没有听到也不要紧,只要不是大关节之处就行,总之还能够自己串得起来。人的大脑其实也是需要有一个节奏的,时时处于紧绷的状态,就难免迅速懈怠,因而甚至于撂挑子不干了。
我是一个讲条理、讲逻辑的文科生,对于太多的数据具有天然的无力感,有点hold不住。面对刻板平实的叙述,激不起太多的热情,估计脑电波那时比较平,而对文字的飞扬感和律动感比较敏感,因此与李翔的风格天然有差距。but,如果抱着理性的学习态度,对天性和偏好加以干预,也能够学得进去,毕竟对内容还是感兴趣的。
并不是说李翔知识内参的内容不好,也没有任何否定他讲述风格的意思,只是说不同的人的讲话风格,不同的内容安排,就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下去学习,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的人的知识认知方式和学习习惯来。只有匹配才是最好的。
因为李翔知识内参的内容也是极喜欢的,但又太过精炼了,所以每每还是要选了自己极度清醒的时候,而且是全神贯注认认真真倾听,并且还要用速记的方式把要点记录下来。当然,听他讲述的内容不能持续时间太长,半小时是极限,否则真的脑子受不了,要么头疼,要么罢工,必须要换一点轻松的,或者是不那么特别干货的内容来听听,《东吴同学会》、《36氪》就蛮适合的。
做出差异来,即使讲同一个内容也没关系,因为毕竟我们所感兴趣的事情总是大同小异的,或者是说当下新鲜发生的事总是没有那么多。
有自己的细分目标客群,有自己的独到优势,这就是当下很多平台,虽然内容一样,但是还是能够有各自生存空间的法则,甚至于会不自觉他结成一个共同的利益族群为同一类目标客户服务。这也是竞品之间的生态链关系问题。
当然,这其中也可以引发一个教育问题,老师的风格,教材的内容编排是否适合于每一个孩子。对于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进步而言,是否需要有不同的内容进行适配和交错性的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达到满意的效果。
我是冰珊醉红楼,热爱红楼、热爱诗词的理性财经人,欢迎关注品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