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管仲之器小哉!”孔子说,“管仲器局小”。这句到底是真是假?安能辨我是雄雌?
或曰:“管仲俭乎?”有人问:“管仲节约吗?”
孔子从这两个方面作回答。一是“管氏有三归”,要领在“三归”,“三归”有五说,一说,女嫁曰归,古礼诸侯娶三姓女,管仲也取三姓女;一说,通馈,即荐礼,即归,天子天子四祭四荐, 诸侯三祭三荐,而桓公许管仲家祭用三牲之献。;一说,三归,筑三台,供藏货财的地方;一说,三归,有三处宅子;一说采邑,即田地,外包收取租金。二是“官事不摄”管仲有府第三处,每一个官员都不兼职,官员人数多。他怎么能是俭朴呢?
“然则管仲知礼乎?”,又有人问:“管仲知礼吗?”
孔子从这两个方面回答。一是“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树塞门”,树,即屏,天子诸侯于门外立屏以别内外,而管仲也这样做。二是“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反坫”,是国君放酒爵的土台,国君宴会,有放酒杯的土制茶几,管仲招待客人也用那样的额土制茶几。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若说管仲知礼,那谁不知礼呀?
当然从字面上,仅仅在说管仲又奢侈铺张,又讲排场不知礼。搁置哪个时代也要被批评的,作为国级干部,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
那管仲为什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呢?是不是很有意思?
观管仲,“佐公子纠、鲍叔举贤、致富齐国、助齐称霸、北战山戎、齐楚结盟、葵丘之盟”这一系列有某有略的动作,那么和孔子所言大相径庭。要么就是管仲的价值观不同,要奢侈享受,如管仲提倡富人奢侈,穷人才能赚钱嘛!要么是故意为之,掩人耳目,无雄心壮志之态。历史都有类似,汉高祖在外与楚霸王打仗,政府机构交给萧何代理政治行权,如果权倾朝野,汉高祖自然就疑心他。萧何的门客叫他赶快侵占一些民产没多弄些不法的财产。自然就有人到刘邦那告发,知道他心无大志,反而称赞他。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会问到该国的政治,孔子想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可事与愿违。而管仲几乎完成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孔子其实非常赞叹管仲,佩服管仲,甚至羡慕管仲。
但孔子为什么说“管仲之器小哉”?不外乎就是这一个关联词:“如果……就……”,如果管仲这样做就完美了。管仲提倡的是物质文明建设,让国家富强,孔子也想如此,如果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于精神文明“礼”上面,加强点,或者相辅相成,该多好啊!
在星河灿烂的历史另一段,偶尔的一跺脚,成就了彼此的惺惺相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