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宸濠(1476年7月1日-1521年1月13日),明朝宗室,宁王,封地江西南昌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
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明朝杰出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15世纪70年代,三个看起来不相关的人,机缘巧合有了各种交集,他们面对变化的心态、反应和行为各不相同,而这些不同也造就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际遇。
朱宸濠
明朝第四代宁王,当年明成祖朱棣起事时曾经设计把第一代宁王绑上了谋反的战车,朱棣成功后,把第一代宁王封到江西南昌。传到第四代宁王朱宸濠,他也开始起了谋逆之心,于正德14年起兵十万造反。为了这次造反,宁王整整准备了10年,在府中收罗了一批文人武士,藩王兵力不足,就想办法收编周边的土匪,还用重金收买了很多皇帝身边的太监近臣。
有几件事最后导致宁王造反没成功,一是起事后一路向北攻打安庆的时候,被安庆守城将官带领士兵在城墙上一顿怒骂,宁王被骂的心头火起,不听谋士劝说,誓要攻下安庆拿了将官的人头,结果贻误了夺取南京的战机;另一件就是被当时的南赣巡抚王阳明的几封信给搅的疑心大起,原来王阳明当时奉旨平判宁王之乱,他平乱的第一步是先攻心,首先给周边巡抚、知县发战前布署信,给宁王身边的谋士、土匪头子发劝降信(说会照顾好他们的家人),信当然都被宁王截获了,他虽然没有全信,但这些信渐渐的在宁王心中埋下了怀疑的种子,以致于后期听不进谋士的意见,做了错误的决定。
唐寅
唐寅最被大家熟悉就是江南四大才子和唐伯虎点秋香了,点秋香这事就发生在宁王府上。但唐伯虎的身世远不如很多人看到的那么风光、潇洒。
他的人生际遇非常坎坷,从小被称为神童的他,在连中府试、乡试两元之后,在参加会试的时候被卷入科场舞弊案,从此终生不得参加科考。之后游荡江湖,终不得志,经常处于生活穷困,要依靠朋友接济的状态;连续三任妻子都早逝,唐伯虎在一次又一次的变故下,变的愤世嫉俗、纵肆意张狂,友人反复规劝仍一意孤行,一生大部分时候都很不如意。
王阳明
心学王阳明大家都比较熟悉了,知行合一,致良知。他是心学大家,龙场悟道之后,就开始在各地讲学,人生得意时、失意时,各种际遇都没有影响他讲学的热情,哪怕是在担任南赣巡抚平定宁王之乱,仗打的正酣之际,他都还在讲学之中。卫兵来报说大事不好,宁王势众,我们可能不敌,前线吃紧,他岿然不动,布置之后继续讲学;卫兵来报说前线喜报,宁王被抓,他亦不狂喜,仍然保持淡定。而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和他是心学大师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前线的各种变化,都是前期王阳明的部署的结果,都在他的谋划之中,会有什么样的进展,他是心中有数的。
从点滴行为看人生规律,从行为看性格,从性格看人生,人的一生虽然有不同的际遇,机会和运气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发展,这些都是外在影响。而从内在的角度,遇到问题如何反应,面对未来如何规划,个人的性格状态,行为导向也是对个人人生轨迹产生影响的关键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