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初期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646-691)写有《书谱》一书,该书主要论述汉魏到唐初书法,其中有许多精辟的见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理论著作,对后世影响巨大。
近日读《书谱》,至其著作末尾论述,突然明白了当今社会,为什么不懂书法的人很推崇田英章的字,而懂书法者,几乎都对田氏字不屑一顾!
我们来看孙过庭的论述。
孙过庭说:东汉蔡邕能够鉴赏无误,伯乐能够识千里马,在于他们观察细致,精通本身的技艺,所以他们耳目都很犀利。
假如炉灶里焚烧的木材发出奇妙的声音,平庸的人也能听出它的玄妙;千里马趴在马槽里,见识一般的人也能看出它的超群绝伦,那么蔡邕和伯乐,就不值得推崇了!
这段话什么意思?它讲了两个典故:
蔡邕识琴和伯乐相马。
伯乐相马,很好理解!
蔡邕识琴是什么?
蔡邕不仅是书法家,还精通音律。《后汉书.蔡邕传》记载: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焦尾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
孙过庭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书法鉴赏,就如蔡邕识琴和伯乐相马一样,需要很精深的专业知识,不是平常人都能评判出书法的好坏、高低的。
田氏字好不好,普通百姓只能看出一点皮毛,穿了漂亮衣服就是美女或帅哥?绝不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