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点亮快乐童年”
郑渊洁说,孩子是通过游戏认识这个世界的,月亮姐姐说,让孩子们尽情的游戏吧,游戏原来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保护他们的这种天性。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而学前教育正好是在这中间的三年,可见学前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的影响性有多么的重要。
在孩子上幼儿园的这三年里,可以说既是孩子接受教育的一个过程,也是家长重过童年再次成长的一个体会。当我们说我们陪孩子玩的时候,难道不也是我们极为放松的时候吗?
对孩子来说,吃喝玩乐就是他们的天性,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保证他们安全的前提下,让他们尽情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尽情的玩耍,从游戏中懂得一些规则比干巴巴的说教要好百倍。从故事中体会情感的流露,从手工中懂得动手的快乐。游戏不是让他玩手机,不是让电子产品取代真实的感受。对于孩子来说,几百块的玩具可能都不如父母与他一起捏泥巴玩的开心。
在大自然中观察,在自己动手中寻找方法,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去尝试,我们不需要百分百的完善的孩子,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以从游戏中获取乐趣,从游戏中体会快乐,从游戏中学会思考的,虽然不完美但是真实的、快乐的孩子。
环境在儿童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儿童的发展是有机体与“适宜的环境”相互作用。环境对于儿童来说是利用环境改善自身。
我和女儿利用一天的时间,两人头碰头用积木为她搭了一套豪华“儿童之家”,它的环境创设有“光线明亮的房间、低矮的窗户,窗口摆满鲜花,各式各样的小家具,就像一个现代家庭的陈设,小桌子,小椅子,周围车水马龙,有做面点的,有观光旅游的,里面摆满的物品可以随心所欲地拿取。”如此幽雅而令人放松的环境,连成人都爱不释手,怎么会不使小孩子爱上她?
快乐玩耍和学习是童年不变的主题。不是只有在课堂上,只有在书本里,在教室中才是学习,自由玩耍,游戏,探寻大自然,旅行……一样也是学习,用不一样的方式、心情、不同的科学知识内容,生活常识和对人生的各种感受、乐趣,培养生存,生活的能力!
快乐童年对人的一生多么重要,失掉童年将意味着什么?
孩子们的世界本来就是五彩缤纷的,可现实并非如此,看看我们身边的孩子,一到双休日或者假期,家教、兴趣班、学英语、特长班……都成为孩子的“家长领事馆”。看到太多“没有童年“的孩子,家长和孩子都能感受到的那份压力,但事实上没有几位家长会停下来,内心的那份焦虑和恐惧让他们无法承受“放手自由”的风险。
此刻我的脑海中响起罗大佑的《童年》: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草丛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
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长大的童年。
童年是快乐的,是自由随性的,是天真烂漫的……快乐的童年对孩子身心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就身体发育而言,快乐能使人各方面的机能达到最佳状态;就心理发展而言,快乐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就学习而言,快乐的情绪能使大脑处于积极的接受运转状态,从而发挥出最佳的学习效果。
鱼和熊掌兼得的童年,不妨参考以下几点:
一、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同时引导其管理规划
看上去似乎有些矛盾,实则不冲突。孩子们都有天真烂漫的童心,那份弥足珍贵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家长如果对孩子限制过多,就会压制孩子的思维发散。家长不妨放手让孩子追寻快乐,除了学习时间外,让孩子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在此过程中,和孩子约定和商量,帮助孩子规划时间,策划活动,培养他自我管理的能力。当看到孩子和一群孩子嬉戏、游玩时,家长不要干涉。对孩子生命的信任是能给予他快乐的前提!
二、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让孩子多交朋友
全身心投入到一项充满挑战或者是有意义的活动中,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快乐。很多孩子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人相处。家长可适当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多让孩子出门交友。孩子能从社交中结识更多的伙伴,扩大自己圈子,学会尊重、谅解、谦让,分享快乐与承担责任。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可以使孩子在友好而又有趣的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群体作用中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
三、尊重孩子的特点,合理培养孩子兴趣和特长,给孩子选择权
许多家长不清楚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是什么,就盲目地替孩子选择很多兴趣班、特长班,把孩子的假期安排满满。那样做只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失去从中得到的快乐。对于孩子而言,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例如游泳、绘画等,让他投入其中,会让他很快乐。参与兴趣班家长应掌握好度,不要一味加压、“填鸭“训练。发现孩子对某样事物特别感兴趣,或者有某种特长时,可以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孩子必要的引导,参加适度的培训。
对于上学的孩子,各种学科实习班,也有拔苗助长的意味,用补习时间抢占玩耍时间,看上去成绩分数似乎提高了一些,可这并非是能力的提升,埋下的是对读书学习厌倦的隐患。
四、引导孩子学习处理情绪和面对困难,教会孩子调整心态
生活的每件事情都不可能事事如意,小孩子也有烦恼的事困扰他们,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与孩子共情,帮助他面对和思考,在困境中寻找资源,转化为力量和能力。例如:参加户外运动、亲子游戏、情感交流,家庭出游等过程中多发掘孩子的优点,多表扬鼓励,让孩子拥有自信心,因为能力只有通过肯定才能变成自信!培养孩子理解的能力,帮助孩子掌握使自己变得快乐的本领。此外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做些使他们恢复心情的活动,如听音乐、阅读书籍、逛街、与朋友交流等。
五、多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并带孩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
对孩子来说,大自然充满了神奇的力量,无论是风雪、雷雨,还是花开、叶落,都可以从中发掘到很多的快乐,学习到很多的知识。例如,和孩子们一起游泳、爬山、划船等,使孩子体察和感受自然界千万种奥秘,不仅可以培养孩子无所畏惧、勇于牺牲的冒险精神,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各项感官能力、观察能力、反应能力。此外,家长还可以带孩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不仅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从而促进亲子关系。
六、营造温馨快乐的家庭气氛,让孩子身心愉快
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理更健康也更拥有快乐的能力。家庭的气氛、成员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一个充满爱意、关怀的温暖家庭,必然会培养一个快乐的孩子,愉快的性格形成主要得益于父母所创造的环境。帮助孩子找到持久快乐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家长自己生活得快乐,让孩子快乐首先是家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知足的人。
把快乐还给孩子,把童年还给孩子,把游戏还给孩子,把成长交给时间。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有他独特的轨迹,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不必拔苗助长,不必纠结于是否赢在起跑线上,后来居上者数不胜数,年少成名不堪其累者更是多如牛毛。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欣赏每一个孩子的独特的优点。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想让孩子真正的快乐,那就让他尽情的恣意的游戏吧,想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那就把时间还给他们吧,想让孩子努力的学习,那就和他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