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同理心”这个词是在接受“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培训时,当时并没有深刻体会到同理心到底是什么。后来因为有了孩子,希望自己可以和孩子能够平和的沟通,就会看一些如何引导孩子的书。几乎每本书中都会提到同理心。同理心就是先理解孩子在面对事情时的感受,再采取相应的措施。后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才逐渐体会出同理心是怎样的。我就把我在引导孩子中用到同理心的例子讲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在引导孩子中能够熟练的运用这个原理,这个才能做到和孩子无冲突的沟通。在儿子六岁时,孩子爸爸买了一把锯,孩子对于锯树很兴奋,可是因为不是周末,无法找到可以锯的树,所以也就无法立即体验锯树的感觉。对于这种状况孩子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于是就开始发脾气,孩子很生气的和我说,“妈妈,我要扔掉这把锯。”我说你不是想体验锯树吗。他说不想,坚持要把锯扔掉。其实这时孩子只是在表达因无法锯树而产生的不良情绪,我体会到他这个感受后,没有粗暴的阻止他这个行为,而是承认了孩子的这个感受,对他说:“妈妈知道你特别想体验锯树的感觉,现在还没有到周末,爸爸妈妈还要上班,你看等周末爸爸妈妈带你去可以锯树的地方咱们锯树,可以吗?”孩子听到我这么说后,说,你说话要算数。我就答应他说妈妈说话肯定算数。孩子在得到我的保证后就不再固执的坚持说要扔掉锯了。这样他的不良情绪得到顺利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