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住在梅家坞,四处是茶香,无论经过哪家邻居的门口都能被翻炒中的茶叶滋出的茶香味儿而沁润。无论是经过谁家,只要是见到在炒茶并有炒完结的茶叶,便会伸出手两指夹一揪,顺回家。到家立马烧滚一壶梅家坞的山泉水现泡。
起初,只知道杯子得烫过、冲好的绿茶得稍微用盖闷一下,然后先闻一闻茶香,呷一口润润口腔,然后咽下去感受回甘……其实那只是外行喝茶。内行喝茶自有一套流程,而这套流程即为“茶道”。
而真正的茶道的流程必包含:温茶器、洗杯、置茶、洗茶、注水、浸泡、出茶……而这套流程如果在茶艺师的手上演示便是一种优美的茶艺欣赏。温壶、高冲、打圈式倒茶、沉壶……这需要在一双柔软温润的手中演示,才能将茶道展示得柔和而美丽……
“茶道”是一种君子文化,无论是吟诗赋歌还是畅谈风花雪月亦或修身养性,一壶茶便能助之于极致。
据说最早的茶叶的来源得益于公元前2700多年前神农氏的偶然发现。“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可想而知茶叶的神秘之处。也不知道神农氏那时候发现的是什么茶,据说是在神农架的巴东县一带。而巴东一带正是盛产高山绿茶的,因此大致可以断定神农氏那时候飘飘忽忽到他的在煮着的水中能解七十二毒的茶叶应该就是来自于巴东的高山的大株绿茶来着吧!
茶叶的品种有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黄茶、黑茶,所谓黄茶和黑茶似乎没喝过。虽然普洱、老白茶、铁观音这些中国名茶入口也是非常的舒适,但是身为地道的杭州人,平时喝得最多的还是产自于本地的西湖龙井茶。
西湖龙井位于中国著名的十大绿茶之首,和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子片、信阳毛峰等皆属于古代朝贡之佳品。据说西湖龙井的的朝贡量每年在600斤左右,而这600斤的茶叶梅家坞占200斤,可见被定位西湖龙井五大一级产区之一的梅家坞的茶之著名之处与之茶品、茶被的覆盖率和产量皆有关系。
西湖龙井可分为“狮、龙、云、虎、梅”这五大核心产区。“狮”指“狮峰”,即十八棵御茶所在地,“龙”即龙井村、翁家山,“云”指云栖竹径,“虎”是虎跑,“梅”就是咱们梅家坞啦。龙井茶配虎跑泉意为“西湖双绝”,龙井茶配梅家坞的山泉水亦可谓“梅家坞双绝”。
身住梅家坞,每天品茶、谈茶、到邻居家蹭茶、听关于茶的知识和故事,渐渐地也能喝出这茶汤之中的奥妙所在。
所谓龙井茶一级产区除了和就近于西湖周边相关外,也和此地群山的土壤条件息息相关。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磷、钾等的含量合适正是促使西湖龙井的口感、香气、甜度等是二级三级产区无法匹敌的。不过喝过小姐妹家龙坞的西湖龙井,虽处二级产区,但口感也还是不错的。而老家富阳的高山茶亦属于西湖龙井的三级产区,甘甜度也是绝好的。
西湖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色泽嫩绿光润、香气淡雅清新、滋味鲜爽甘醇,90度左右的水冲泡后浮游于水面,一两分钟内一朵一朵从水面竖立着慢慢往下沉,渐渐躺于杯底。一泡茶香漫溢,二泡甘甜入喉,三泡味渐淡但余留回甘萦绕于喉头,久久停留……
这个以西湖龙井茶而闻名的季节,以茶会友,若是你有意来梅家坞,我便有心以“西湖龙井”款待……一杯茶,谈天说地。
“竹光杯影里,人语水声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