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我发现中寻求蜕变

作者: 墨简 | 来源:发表于2021-03-21 15:01 被阅读0次

    自我蜕变,是一个即高尚又高深的话题。王晓娟组长在《这辈子,我愿持续生长》,将自己专业成长路上的坎坷经历娓娓道来,郝晓东院长在微信公众号“啃读者”中多次强调:“专业不是一就而蹴的,而是通过无数次的有针对性的专业学习,专业练习,习得而来的。”孙影讲师在微信朋友圈也提到:“想要靠信息化的手机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想要通过听课代替自己的头脑思考,就如同似乎看到了很多条路,但可能最后哪条都走不通,就如同困在笼子的野兽四处猛冲,却不知静下来向内寻找,智慧静定才能绽出,如菩提树下的释迦。”我没有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也不懂具体的教育心理学。不过加入新网师以来,开始有意识地做自我蜕变的探索。

    事情其实平淡无奇:最近一段时间,我对在“教育与写作”小打卡这件事上,明显感觉力不从心。我的外在形象好像一直是“斗志昂扬”,总有很多东西可以写,有很多表达欲望。但是最近一两个月,完全不是这样,提不起精神来,搜肠刮肚一个月也憋不出一篇。因为写不出来,而越发焦虑。与此同时,我对自己的状态,又无从下手。

    我琢磨了好一段时间,似乎找到了原因,那就是虽然好像我的生活没有太大变化,实质上内心里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变化主要是两方面。第一,在新网师教育学习中,接触了很多对于我来说专业基础扎实无缝的人。举例来说,本来觉得我自己挺有教育情怀的,也挺关心国家时事政治的,但是看到在一线做了5年、10年、20年基础教育工作的人,还在笔耕不缀地精进式地前行,再看到他们努力之后优秀的成果。直接觉得自己太小儿科了。另外也见识到了很多非常有影响力的教育者,相比他们觉得自己特平凡,特渺小。自己的潜意识里,其实在不自觉地反省自己存在的种种问题,开始觉得落差太远,甚至有点自卑的倾向。写教育教学中发生的故事,一个重要的心理前提其实是自信,就是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有价值的,值得被写的。所以一旦这个自信动摇了,就很难行动了。另一方面,要想有故事可写,有经典案例可以提,确确实实要落实在教育实践上,“教育与写作”开课以来,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投稿,刚开始我也很勤奋的跟随老师们的脚步每天搜集素材编辑打卡。逐渐地,我允许自己偶尔可以发一发懒,觉得不写也没有什么严重后果,所以自卑又加上落差,我夹在中间根本无法动弹。

    我似乎是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但是我还是不知道怎么解决。如何解决这个自卑和存在的落差问题呢?说服自己么?可是道理我都懂啊?无奈,在百思不得其解中徘徊。偶尔,翻阅微信公众号,无意中发现我的问题在郝老师的微信公众号的文章中被一语道破,说自卑也好,存在太大落差也罢,根本上是同一个问题,是自我的迷失。我自己要发展的方向没有了根基,对自己的定义始终受外界的影响,一会儿看到这个好,定义成这样,一会儿又看到那个高,定义成那样,这两个定义又互相矛盾,所以我会不知道自己是谁,也就是自我的迷失。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回归到自我意识、聚焦到具体的某个点。

    看到这里,我豁然开朗。

    这个题目其实并不陌生,在新网师《语文研课》中孙静讲师经常提到:“聚焦到某个具体的点,要通过各种有思想的行动,关注到自己内在的成长,才不至于始终感觉自己一无所获!”我一直在有意识地发现、学习和照做。但还是经常会“忘记”。其实只要聚焦到某个点,这种修行本来就是一生的事儿,我们在不断的反思中修正,每次都能对自我的认知更深一点,也就离所聚焦的目标更近一点了。

    开始探究如何在这条自我蜕变的道路上前行,也在搜索优秀老师们的心得和方法。

    第一,多问几个为什么。

    我们做很多事,或者有很多情绪,好像有很清楚的原因,但多问几个为什么,会让你深入地看见自己。

    比如参与新网师学习,作为老师,要跟随貌似天经地义;不跟随,貌似也无可厚非。那问自己为什么要执着地跟随?而且还想着如何跟牢?

    是要证明自己能行吗?如果是,那为什么要证明?证明给谁看?是因为我不自信,需要靠“证明”来肯定自己的价值吗?

    或者如果换一个回答,要做好,是希望让自己蜕变成什么样的人。那为什么非要变成那样的人?是因为他仅仅是职业所需吗?为什么要必须啃读专业书籍?因为这样可以影响到孩子们的未来,推动孩子们的改变,未来的发展。为什么要推动孩子们的改变?因为这让我觉得生命才有意义。

    多问一些这样的问题,会找到意想不到的自己真正的驱动。上面的两种答案,其实是两种不同的驱动,第一种的最底层驱动,是恐惧,恐惧自己得不到认可,恐惧自己达不到预期的目标。所以做事情是为了去获得这种认可。第二种是来自于对”价值”的追求或者广义地说,是“爱”,我不能眼睁睁地看不到他们的未来,所以,本我就得行动!

    以恐惧为驱动,是很有效的,但这是一种“避免”性的驱动,为了避免什么而做什么,是被动的,这种驱动下的行为是不长久的,也是不快乐的,哪怕是做表象看来一个人很成功。而以“爱”为驱动的行为,要真实和长久得多,也会给我们带来深厚的满足感。

    教育本质实际上还是淘汰和筛选,而不是为了成就每一个孩子。如果教育能变成以“爱”为驱动了,变为成就每一个孩子,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也是很多教育者们正在努力的方向。

    回到自我,要了解自己的驱动,就是经常这样通过不断问自己“为什么”探究自己的一些行为、决定、选择或者情绪。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值得探究的瞬间比比皆是,所以如果有心,随时随地可以出现在自我探寻的路上。

    第二,不要“想”太多,学会在实践中感受(体会)和释放(写作)。

    我们作为社会人,经常的状态,就是活在“脑子”里“想”事情,而不是活在“心里”。想太多会让我们丧失本我的连接。如何进入 “灵魂深处” 其实有很多路径,其中一条路径是静坐或冥想。当我们有焦虑,不安,恐惧的情绪的时候,觉得缺乏根基的时候,可以通过冥想进入我们的内心。

    这种练习时间不长,也不需要音乐,只需要全神贯注地关注自己的感受。

    其实还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就是艺术。

    我们在感受艺术,创造艺术的时候,也是在和我们的本我连接的时候。所以多欣赏和创作艺术,是我们回归本我的重要途径之一。

    回到我开始说的那个困扰我的看似平淡无奇的小事情,如果深究,其实是发现自我的绝佳的入口。我追问自己,发现原因,然后通过静坐或冥想,面对自己的困惑,释放焦虑,重新感觉和自己初衷的连接。这个例子里的我跟随新网师学习的初衷,就是希望自己真实地发生蜕变,对正进行着被教育期的孩子们有一定指导性的专业帮助。这个根基的根本,是我对“自我价值”的认知 。这个价值就是在一方面自己全面真实地面对自己,另一方面成为校园里积极正向的一分子。有了这个内在的价值取向,外在的行为就有了长期有力的驱动力。因为不是为了别人的认可而学习,就没有阅读量的压力,不必要刻意追寻外在的荣誉,也不必要刻意练习如何讨好别人。能充分的感受到自己,以及自己在做什么也就能写出真实感人的教育故事,也因此能给自己带来内在的价值。

    我们只要活着,就会一直在这条自我蜕变的道路上行进,但通过一次次的探索,本我的根会扎得更深,更牢。并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更有效、更开悟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自我发现中寻求蜕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nn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