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藩的读书经验总结起来有:“三有”、“三法”、“四多”、“猛火煮”和“鸡孵卵”。这几种读书方法,对我们现代读书人,同样实用。
01三有
所谓三有就是“有志、有识、有恒”。曾国藩曾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天下大事无不成也。
他曾说“人之气质本难改变,欲求变之法,须先立坚卓之志。在30岁时,给自己立了“做圣贤”的志向。
孔子说“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学不可以已”,活到老,学到老,永远不满足,做一个真知灼见的人。
“君子已言物而行有恒”,曾国藩的修法十二课,堪称人生自律的典范,并在订立后,终身践行。
02三法
三法即:“约、专、耐”。“约”是指“少而精”,因为读了好的书籍、重点书籍后,其他的可触类旁通。“专”是指专一。曾国藩说:“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认准一本书就专心去看,不要三心二意,见异思迁。“耐”就是不弄明白不罢休的执拗。曾国藩读书不二: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一本不看完,不看下一本。
03四多
“四多”是指多读、多看、多写、多作。曾国藩曾说:“学者于看、读、写、作四者,缺一不可。看者,涉猎宜多,宜速;读者,讽咏宜熟,宜专……二者截然两事,不可缺,亦不可混。”
04猛火煮
猛火煮指短时间集中精力猛读,粗读,博览群书。
曾国藩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学业精进,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曰用“朱子读书法”,朱子法犹如熬肉,先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
当然,曾国藩不只有着大量的阅读,还懂得让其阅读的知识在自己体内发酵,经过一番融会贯通后,最后成为自己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05鸡孵卵
“鸡孵卵”,就是““精读”的意思。
“鸡孵卵”与“慢火温”有异曲同工之妙,好的经典要反复玩味,精读、细读。
他反对读死书、苦读书的曾国藩,提倡在学习中寻找乐趣,因为他觉得只有这样,才会更透彻地理解所看的内容,并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学习才更能坚持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