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呼兰河传》:旧社会女性悲惨处境的剖析

《呼兰河传》:旧社会女性悲惨处境的剖析

作者: 南有乔木23 | 来源:发表于2019-11-05 10:08 被阅读0次

    《呼兰河传》可以说是作家萧红在人生末端对童年美好时光的回顾,也是在回忆中寻找心灵的归属。那个二十年代封闭落后的东北小城,在作者的笔下也可以变得那么妙趣横生;那个发生在小城里琐碎的人和事,也可以变得那么有生气,那么的引人深思。正是这篇回忆式的散文,用它温情脉脉的语言向读者娓娓诉说着童年的美好,讽刺着城里愚昧麻木的人们,同情着那些可怜悲苦的“可怜虫”们。

    《呼兰河传》:旧社会女性悲惨处境的剖析

    读完全书,久久不能平静,萦绕在脑海里的是不断给人带来灾难的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是小城的精神“盛举”——跳大神、四月十八娘娘庙会;是令人心碎的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是有二伯的不幸遭遇;还是冯歪嘴子一家子的艰辛生活……作者记忆中的家乡,是单调而美丽的、是善良愚昧的、是逆来顺受的。种种惨事稀松平常的发生在这个落后的小城,而贫穷无望的百姓甘愿、顽固的生活在其中,最令人唏嘘的是书中女性的悲惨。

    落后的封建制度是造成女性悲剧的根源。

    书中的团圆媳妇、王大姑娘不只是呼兰河小城里悲剧的主角,她们是千千万万旧中国悲惨女性的缩影,是那个旧制度旧社会里的“可怜虫”。年仅十二岁的团圆媳妇因为爱笑就被人认为是有病,因为吃得多就被认为是有病。只因为婆婆要给她一个下马威,就不分昼夜的打了她一个多月,还把她吊在大梁上用皮鞭子狠狠的打昏过去,还被用烫红了心的铁烙脚。明明是被虐待的虚弱偏偏说是掉了魂,周围邻居纷纷献策偏方,各种偏方来了个遍,被逼着喝了无数方子,竟然还被无数次扔进充满沸水的大缸,被活活烫死。

    《呼兰河传》:旧社会女性悲惨处境的剖析

    梳着光亮辫子、身材高大的王大姑娘在结婚之前被周围邻居夸赞“兴家立业好手”、“有福相”、“真响亮”,就在王大姑娘嫁给磨倌冯二歪嘴后,周围人对她的态度就出现翻天覆地变化,对待刚产下儿子的王大姐和冯歪嘴子极尽诋毁之能事,到处散播他们编撰出来的故事。

    旧制度下的百姓是愚昧的、可悲的,而旧制度下的女性则是凄惨的、悲凉的,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是封建制度还是根深柢固,封建思想依然主宰着那个封闭的小城。在百姓眼里,人命如草芥,对待猪、鸡都比对待人要好,团圆媳妇的婆婆怕影响鸡下蛋不敢打鸡,就打无依无靠的媳妇,还理所当然的认为是对她好。落后的制度,贫穷无望的生活就像一层阴影笼罩在呼兰河的上空,女人们绝望无助的熬日子。

    思想的封闭保守使女性的凄惨变成理所当然。

    落后的封建制度造就了人们思想的落后,思想的封闭也进一步巩固了封建制度。显然,席卷全国的革命风潮没有传播到这个边远小城,小城里的百姓还日复一日的、平静无波的默默经历着生老病死。城里发生凄惨的事或者死个人都会在不久以后归于平静,再聊起来时,只会当成久远的历史一带而过。充满迷信色彩的跳大神、唱大戏、放河灯却是城里最热闹的精神“盛举”,跳大神成了人们的精神寄托,生病要跳大神,掉魂也要跳大神,跳大神还成了互相攀比孝顺的工具。种种迷信的表现都要归结于思想的不开化。

    《呼兰河传》:旧社会女性悲惨处境的剖析

    几千年来约定俗成的各种陋习已经成为日常行为处事的习惯,错的也是对的。

    团圆媳妇被虐待至死的过程中,呼兰河人这些冷漠的“看客”,也在变相当中成了帮凶,那数不尽的偏方,那些对殴打的漠视和肯定,都在加速团圆媳妇的死亡。

    王大姑娘和冯二歪嘴是那么努力的想要活下去,呼兰河人却用无数的嘲讽来诋毁他们,对于王大姑娘的难产惨死,呼兰河人是幸灾乐祸的,是作壁上观的。

    你能说呼兰河人是完全冷漠无情的吗?我想更深层次是几千年来约定俗成的陋习已经成为他们处理问题的习惯,那些错的也就是成了对了。他们已经习惯了这样来对待别人,这样来对待惨事,这也是当时生活太悲苦、太无望导致的。

    《呼兰河传》:旧社会女性悲惨处境的剖析

    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封建思想在不停的荼毒着这个边远小城,冷漠成了常态,悲苦成了日常,不知道光明在哪里,确实实在在的感到了悲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呼兰河传》:旧社会女性悲惨处境的剖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qs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