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跑步时在大脑里理了一遍今天早晨冒出来的一个词“迭代”。
早晨想到这个词后突然联想到了高同学的错别字改不过来的原因了,因为他从来不迭代自己写的东西呀,写完了连一遍都不回读怎么还可能去看见错别字,迭代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于是我趁着思路清晰赶快和他说了下这个想法。
今天跑步时我回想了一下对这个词是从什么时候有感知的。
这个词很早就听说了,大概是从产品迭代开始认识,但我对“迭代”的第一次真正的感知是在去年,老师教我写论文,他让我先一段一段的去写调研报告,读到什么就尽可能高质量的去写,按照论文最后的要求去写一段段的文字,而最后的论文就是这一段段文字的排列组合,所以在读文献时不用着急还没有开始往开题报告往初稿上写字,不要总觉得还没开始,只要你在读在写就已经在开始,也许当下的这段文字融入不了你的论文选题中,但这一段段的文字以后还可以继续迭代排列组合成新的其他的论文。当时感到一下通了,写东西不是对着一张白纸开始写才叫写。
第二次对这个词的感知是和老师的聊天中,老师每次发消息都会不断的琢磨修改,比如你看到怎么老师给我发了两段一样的文字呢,其实老师是不断的在思考迭代前面说的话。后来老师发了两篇文章,内容就是我们聊天过程中的内容。每一个点滴做好就可以排列组合成一个作品了!
第三次感知“迭代”是前段时间看老师写的“理解”,整个文档老师应该发了四五次,一次次都是在迭代,同时老师还说让大家注意观察他写这些文字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
我从老师的写作过程中一次次感知到了迭代这个词,而迭代这个词的背后是什么呢?
我目前可以理解到的是:
1.点滴的重要性。在写作上正确的思路是不断积累迭代小的想法和思考,然后点滴汇合排列组合,而不是打开一个空白word边想边写。这样想来,那我每一次的小思考就可能成为下一次迭代的基础,而不是从0开始,这不就是所谓的“不忘知识”嘛,知识和想法是在滚雪球式前进。
2.一旦能够想通“迭代”就能够想通为什么“把握住能把握住的点滴”,就能够想通“能积微者速成”,就能够想通“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就能够想通知识排列组合的属性,就能够想通“法则一不要忘记知识,法则二不要忘记法则一”
这样想来迭代也是解决焦虑进入思维世界的办法之一,因为当下的每一点都是迭代的基础,也是刻意训练的过程,如果学习上是这样,其他方面也是这样,甚至整个人生也是如此。
让我们一起在持续积微、迭代、排列组合中修炼从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