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84篇《郑风 山有扶苏》
【原文阅读】
山有扶苏,隰xí有荷华。
不见子都dū,乃见狂且jū。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译文参考】
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
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偏遇见你这小狂徒。
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丛生的水荭。
没见到子充好男儿,偏遇见你这小狡童。
【字词注释】
(1)扶苏:树木名。一说桑树。
(2)隰(xí):洼地。
(3)华:同“花”。
(4)子都:古代美男子。
(5)狂:狂妄的人。
(6)且(jū):助词。一说拙、钝也。
(7)桥:通“乔”,高大。
(8)游龙:水草,即荭草、水荭、红蓼。
(9)子充:古代良人名。
(10)狡童:姣美的少年。
【诗歌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女子在与情人欢会时对恋人的俏骂。对这首明白易懂的情歌,历代说诗者依然有各种不同解读。
《毛诗序》说,“刺忽也。所美非美然。”郑玄笺说:“言忽所美之人实非美人”,“扶胥之木生于山,喻忽置不正之人于上位也。荷花生于隰下,喻忽置有美德者于下位。此言其用臣颠倒,失其所也。”以为是讥刺郑昭公忽的,似乎过于牵强。
陈子展《诗经直解》以为“疑是巧妻恨拙夫之歌谣。‘不见子都,乃见狂且’,犹云‘燕婉之求,得此戚施’也”。高亨《诗经今注》以为这诗写“一个姑娘到野外去,没见到自己的恋人,却遇着一个恶少来调戏她。”二说似乎也比较牵强。
程俊英《诗经译注》说:“这是写一位女子找不到如意对象而发牢骚的诗。”有一定道理。朱熹则认为《山有扶苏》是“淫女戏其所私者。”所谓“戏”,即俏骂之意。至于称诗中女主人公为“淫女”,完全出于道学家的偏见,因为在他看来,《郑风》中的所有恋爱诗都是“淫奔之诗”。今人袁梅《诗经译注》“这是一位女子与爱人欢会时,向对方唱出的戏谑嘲笑的短歌”之类的说法,即脱胎于朱熹之说,但扬弃了朱说的糟粕。
我们来看诗中所写的情景。
“山有扶苏”,扶苏就是棠棣树,一种高大的、华叶纷披的树,一般长在山地、高处。“隰有荷华”,隰就是潮湿低洼之地。这两句说高处和低处,相对称地说。山上长着高大的、枝叶茂盛的树,下湿之也没闲着,有灿烂的荷花,荷华就是荷花。“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在《孟子·告子》中说,子都这种美男,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姣好。“狂且”就是狂童,也就是傻小子的意思,这是戏谑地骂人的话。前面两句和后面两句形成了反衬,说你看山上长树,低处长花,本来都很好,自然秩序很好,可是我就这么倒霉,我见不着子都,却见到这个狂徒。
“山有乔松”,乔松就是高大的松树。“隰有游龙”,游龙不是游动的龙,而是红蓼花。红蓼花又称红草,俗称狗尾巴花。茎高可达三米多,大叶子,开淡红色、五瓣小花。古人解释说,这种花虽然单个看不美,但是能开成一片红色,像起伏蜿蜒的龙。这里写草木纵放,很烂漫,在春天非常蓬勃地长着。结果不见子充,子充和子都是美男子,有点儿像今天说的白马王子。不见子充,乃见狡童。狡童就是狡黠的家伙、年轻人,这也是笑骂的话。
这首诗只有两章,篇幅短小。明面看,好像是一个小女孩不见美男子,却遇到坏人狂徒了。实际上再细想一想,却不是这么回事。女子说我怎么就这么倒霉,见不着美男子,却见到你这么一个狡猾的小子,你是从哪儿冒出来的,让本姑娘心动,你看你长得也不好看,如果帅一点儿多好。
实际上这是打情骂俏的一种方式,不满挑剔其实是因为在骨子里边已经看上了这个长得不那么好,又略带点儿狡黠的坏小子。这种俏骂更能表示他们的亲密无间,小儿女的情态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周礼实施后,尤其是经过了儒家的男女之大防、小孩七岁不同席之类的教化之后,男女禁忌讲得多了,中国人变得含蓄了。不是说中国人就不懂得爱情了,只是在表达方式上委婉曲折。这首诗则让我们眼前一亮,感觉到几千年前的人们在美丽的季节,男女自由结合、自由择偶所展现的那种独特魅力。
至于诗中“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和“山有桥松,隰有游龙”的描写,读者不必太当真,以为是恋人约会环境的真实写照。因为在《诗经》中,“山有……,隰有……”是常用的起兴句式。如《邶风·简兮》中有“山有榛,隰有苓”;《唐风·山有枢》中有“山有枢,隰有榆”、“山有漆,隰有栗”等。
清代的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得好:“诗非兴会不能作。或因物以起兴,或因时而感兴,皆兴也。”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也说:“兴者,但借物以起兴,不必与正意相关也。”此诗中的起兴就属于这种性质。当然,无论是高山上长的扶苏树、松树,还是水洼里盛开的荷花、红蓼,这些美好的形象,从烘托诗的意境的角度看,还是很有作用的。
【《山有扶苏》反思探讨】
郑文化中古老自由风俗与新礼制文化的博弈
《诗经》里有很多男女婚恋的作品,其中有一种婚恋现象比较独特,它保存了一些很古老的自由、野性的风俗。这一类诗主要见于《郑风》。
郑在东周初期很活跃,而它的所在地传统的周文化又不是很发达,还保留了很多古老的习俗。这也是《郑风》很活泼的原因。古人也发现了《郑风》比《卫风》还活跃,大部分恋爱诗都是女的追求男的。这些诗篇的采集是在春秋时期,但是它的内容和风俗却是非常古老的。
现代社会,女孩子的婚姻自己做主,这没有问题。“五四”时期鲁迅先生写《伤逝》,说“我是我的,别人不能替我们做主”,这是非常正大的一个观点,到今天还适用。但是对于两千六七百年前的古人,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和今天一样。古人对“私奔”的现象是抱着排斥的态度,《诗经》中是倡导坚持礼法的,而男女凭自己主观意愿择偶这个事情是违背礼法的。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之类的事,虽然也是男女自由结合,但是在古代春天的一个特殊节日里,是国家和风俗允许的,只限于那几天,而且那个节日只是一种古老风俗的残留形式。
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在风俗的变化过程中,新的正统的、强势的文化,在规范抑制地域性的,也可能渊源古老的文化,这里呈现的可能正是文化上的博弈和交融。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表示莲花的五种诗语——“莲花”、“芙蓉”、“荷花”、“藕花”、“菡萏”
“莲花”、“芙蓉”、“荷花”、“藕花”、“菡萏”都是表示{莲花}的诗语。(加大括号的{莲花}是五种诗语的总称,下同。)同一个物体却有五种名称,这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实际上,有很多诗人并用上述的复数诗语,甚至在同一个作品中并用这些名称,请看下例。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中唐白居易《浔阳三题·东林寺白莲》
这篇作品的诗题中有“白莲”,诗句中有“白芙蓉”,又有“菡萏”。就这一作品而言,“白芙蓉”与“白莲”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而且“菡萏”的意思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同。这些词语不仅是意思,就连其语法属性、意象也都很相似。
有学者认为,这五种诗语具有同样的意义,作者在潜意识中,会根据不同情况对它们进行选择使用。若如此,其选择的基准又是什么呢?
如果把一个个词语进行认真排比,发现这些词语都具有较强的特征,有时甚至会觉得,这些词所表示的植物似乎迥然不同。换言之,这五种诗语承担着不同的意象,“莲花”表示的植物、“芙蓉”表示的植物、“菡萏”表示的植物,它们之间的区别简直可以看得出来。为何“表示{莲花}的诗语为何有五种之多”?这对诗人而言有何意义?
有学者做了相关研究,探索了相关诗语的历史轨迹。
莲,睡莲科多年生植物。夏季,莲茎长长地伸出水面,开着大朵的花。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之所以很早就出现这种植物,是因为莲不仅是夏秋之间为人们所喜爱的观赏植物,而且其果实和根部还可供作食用,很早就被人工栽培了。
莲的各个部分有不同的名称,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作如下解释。(“华”古代同“花”。本文根据表述需要,使用“华”字以区别于“花”字。)
萏,菡萏,芙蕖华。未发为菡萏,已发为夫容。莲,芙蕖之实也。茄,芙蕖茎。荷,芙蕖叶。藕,芙蕖根。
按《说文》的解释,{莲花}是指“芙蓉(夫容)”。但实际上,诗歌中的芙蓉、莲花、荷花、菡萏、藕花等诗语都是作{莲花}之义而使用的。
这五个诗语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何时、怎样出现,又被怎样使用的呢?让我们来先看一下诗语出现的顺序。{莲花}是“芙蓉”“莲花”“荷花”“菡萏”“藕花”五种诗语的总称。
(1) “荷花”与“菡萏”
“荷花”与“菡萏”是五个诗语中最早出现的。在中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中,有“荷华”和“菡萏”之语,见《陈风·泽陂》及《郑风·山有扶苏》。《诗经》收录的作品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菡萏和荷花可能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就已经被人们所吟咏。
但不知为何,那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诗歌中不再出现这两个词。“菡萏”再次出现在诗中是三国的魏(220~265),“荷花”再次出现在诗中是在六朝的梁(502~557)。在此期间,长达千年的时间里,“荷花”和“菡萏”竟然失踪了。
附带说一句,除了《诗经》以外《十三经》等先秦文献中没有出现过“荷花(华)”一词,而“菡萏”也仅见于《尔雅·释草》。不过,在汉赋中出现“荷华”一例,“菡萏”三例。这可能是诗与辞赋体裁不同的缘故吧。
(2) “芙蓉”
“荷花”、“菡萏”之后,出现了“芙蓉”这一诗语,始见于战国末期的《楚辞》。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九歌·湘君》。《楚辞》中把芙蓉、薜荔描写成具有魔力的植物。要想找到这些植物,令自己拥有魔力,是很困难的事情。
《离骚》中还有“制芰荷以为衣兮、芙蓉以为裳。”在《楚辞》稍晚的作品《九章》《九招》《九叹》中,还有这样三句。“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蹇裳而濡足。”(《九章·思美人》)“芙蓉始发,杂芰荷些。”(《招魂》)“芙蓉盖而菱华车兮,紫贝阙而玉堂。”(《九叹·逢纷》)
《楚辞》中出现的芙蓉,拥有三种用法。有的指代衣裳或车辆之类的物品,有的比喻做事方法不对路,有的描述招魂作品中充满祥瑞的景象。此后,在六朝和唐代诗歌中,“芙蓉”成为五种诗语中出现最多,并且从不间断的一个诗语。
(3) “莲花”
“莲花”到了汉代才出现,时间顺序上排第四位。在那以前,诗歌中连“莲”这个字眼儿都看不到。“莲花”最初出现于民歌中。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把它分类到前汉民歌,《玉台新咏》则把它列为作者不详的《古绝句》。
日暮秋云阴,江水清且深。
何用通音信,莲花玳瑁簪。
秋天的傍晚,乌云暗涌,江水清深。用什么来传达我的音信,我要赠给你莲花玳瑁簪。这里的莲花是爱情的象征。此后,“莲花”成了出现频度仅次于“芙蓉”的常用诗语。
(4) “藕花”
“藕花”这一诗语出现得很晚,到了中唐才有。“藕”这个字,《诗经》和《楚辞》中都找不到。初见于东晋民歌,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出现“藕”这个字眼儿的作品有三首。诗语“藕”最初出现在描写女性恋情的民歌中。
寝食不相忘,同坐复俱起。
玉藕金芙蓉,无称我莲子。
晋诗卷十九·清商曲辞《吴声歌曲·子夜歌四十二首·四十》
“莲子”是“怜子”的谐音双关语。玉的藕、金的芙蓉,也比不上我的恋人(怜人=莲子)。在这里藕、芙蓉、莲的意思有区别。藕指根(地下茎)、芙蓉指花、莲指果实。
至此,按时间顺序对“荷花”、“菡萏”、“芙蓉”、“莲花”、“藕花”五种诗语在诗歌中的出现情况进行了考察。“荷花”与“菡萏”出现得最早,但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被人们遗忘了。“芙蓉”从一开始出现,在用法上就有三种分工,有的指代衣裳之类的生活物品,有的作比喻用法,有的表现祥瑞景象。“莲花”一语出现稍晚,首见于汉代民歌。而“藕花”一语在六朝时期尚未出现。这五种诗语分别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在中国古典诗歌中。
参考资料:
《莲与荷的文化史——古典诗歌中的植物名研究——日本唐代文学研究十家》,【日】市川桃子,中华书局,2014年1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