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就有个计划——把儿子小学六年来写的东西集成一个册子。
幼儿园毕业的时候,我和儿子一起做了一个相册记录本,记录儿子出生到幼儿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到现在,我们还会拿出来翻看,看着这些照片,回忆满满。
上小学了,儿子的语文老师一直都是蒋老师。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老师就让孩子们看图写话,二年级的时候,每个学期都有一本老师编辑的“采蜜集”练习册,每周一篇阅读,一张看图写话。到了三年级,开始写单元习作了,老师要求家长在孩子的初稿上写评语。这种做法挺好的,可以家长了解孩子的写作情况,有家长这个第一读者,孩子也会更加重视和认真对待,是相得益彰的好事。这样写着写着,就写了三年。有一天,突然就萌发了把儿子的习作和我的评语集成册的想法,后来决定把儿子每个寒暑假的作业(学校要求写读后感或诗歌、日记)也放到册子里,再后来,又决定把儿子平时的练笔也收进去。真正开始行动是在去年。想法越多,这编辑的工作量就越大。还好,每个学期都会把儿子的习作录入电脑,儿子的假期作业和随笔都有电子版,要不然,再一篇篇输入电脑,还得花上很多时间。
虽然开始行动了,但是都是做做停停,有时候有时间,又觉得很累,不想动,总是拖着。这几天,因为暴雨停课,决定把它做完。昨天下午开始,让儿子把剩下的评语通过语音输入,变成电子版。今天吃过早餐,就开始坐在电脑前敲键盘,把儿子在简书里写的文章下载下来,一篇一篇编辑好。右手因为长时间握鼠标,竟有点发麻了。下午六点,终于把所有文章都编辑好。
起身去煮饭的时候,突然想起,儿子之前在日子本上也写了一些文章,明天再战!
学校天台种的苦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