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修时候,齐藤老师给我们讲了他在迪士尼培训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当时迪士尼要在东京开业,首期培训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培训师都是来自美国的外籍老师。因为培训时间长,老师都像“师傅”一样和他们朝夕相处。
一天傍晚,紧张学习训练之后,老师带齐藤一起去吃饭。到了餐厅,他坐在座椅上立刻来了个放松的“北京瘫”。然后,被老师教训了一顿。理由是:迪士尼的员工应该在哪里都是“好顾客”。餐厅里的员工和顾客很可能就是迪士尼的顾客,迪士尼的员工就要是充满热情、遵守礼仪的,所以要想做好迪士尼的员工,就要先当个好顾客。齐藤老师说,这件事之后,不管在哪里消费,都会有“当个好顾客”的意识。
2.我的感受是,每次出国都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每个培训,最终都是讲怎么做人讲企业精神,“当个好顾客”就属于“教你做人”系列。
我们常说“顾客是上帝”,其实是为了服务人员提升服务质量,并且成为一种考核手段。如果顾客真把自己当上帝,服务人员基于考核自然是不敢顶撞,但得到的并不是真心的服务。
我虽然不是个差顾客,但我几乎不与服务人员有交流,就是“交易”,甚至能不说话就不说话。我觉得一买一卖等价交换不需要什么附加值,只要得到等价的交换。比如价格高,那就得到相应的服务流程和品质,从没想过我应该如何回应。
“当个好顾客”特别直接,可以说好服务都是从自己“当个好顾客”开始,这个意识还真是于人于己都有利。每天,我们都在接受各种商品和服务,有了“当个好顾客”的意识之后,我们的状态和行为都会随之变化,成为好顾客可以让我们得到更贴心的服务。
3.从日本羽田回北京,自己一个人,本来想乱七八糟的回来也没人说啥。转念意识到坐飞机当然要当个好乘客,起码的衣着整洁、行为得体。早早到机场,排队值机不知道怎么就被升到了商务舱。
因为疑惑,查了查免费升舱可能的原因。客观是超售、外航升舱比较普遍,但给谁升舱则就是个主观因素了。网上众说纷纭:一个人、多个人,早值机、晚值机,态度好、大声吵…想了想,还是因为起码要具备“商务舱好顾客”的底线。衣着整齐,行为得体。
4.“当个好顾客”并不是要求回报、甚至立刻回报,想想因为自己是个“好顾客”,而让服务人员减轻工作量,能有一点小确幸,自己也能收获开心。
住酒店,没有一片狼藉,酒店物品扔的哪哪都是,被褥翻滚、垃圾满地、浴室一地碎头发…不给别人添麻烦,也应该是日常行为规范。
坐高铁当个好顾客,在食堂当个好顾客,双十一当个好顾客~~一个个场景需要破解,试试看,当个好顾客。
6341-尚涛易捷北京
橙子学院码字岛作业
2017110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