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情:
自从上大学起,我离开家乡。10年过去,父母常把我和家乡的同龄人对比。一方面感叹距离远,一方面又有一种欣慰之情:因为我不啃老,从16年起个人经济情况较刚刚毕业前三四年有所提高后,我每年都带着父母去旅行。看着父母头上的白发,我知道我在和父母的老去在赛跑。最好的 孝 是让自己变得更好,过得好。
关于金钱:
我从小父母给我灌输的理念就是 好好学习 ,一定上大学。工作以后经常给我说是要好好 「攒钱」,仿佛钱真的是「攒出来的」。的确,父母这一代的积蓄大部分来自于「辛苦攒钱」,但是你见过哪个千万富翁、亿万富翁是攒钱攒出来的?要想真正富有,一定得改变这个观念。要把当下的钱再投入到自己的个人发展中,尤其是提升理念,提升认知。这才是最大的财富源泉。为了攒钱而不敢投入到个人的发展中,我觉得这就是对自己未来的犯罪。
记得从大学毕业起,脑子中的自然模式就是「我要挣更多的钱」,在一家公司,我拼命向上爬,我挤掉竞争对手,我想每年都好的绩效评级,我想升职加薪…;如果这家公司无法满足我,我就换一家公司;如果每家公司都无法满足我,我就去创业。这些「挣更多钱」的想法不知道愁白了多少头发,消耗了多少原本鲜活的生命力。但是,在追求金钱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无论是你欲望的提升,还是通货膨胀,都会抵消你之前的努力。当你到达彼处,当彼处又成了此处,你又被迫继续前行。这是有问题的,这是一个无底洞。在我看来,人生最大的挑战并非挣更多的钱,而是为自己赢得更多可自由支配的空间和时间。这让人生才是螺旋上升的过程,而非原地蒙眼转圈。任何以「时间换金钱」的诱惑都要坚决抵制。
当我想明白这些问题之后,你会更加重视自我成长,加强学习总结。我给自我的总结是: 人生就一次,疯狂创造自我价值,让更多人需要你。 金钱这个东西是水到渠成的东西,不信请看看 吴晓波 、罗振宇。
人每遇到一个问题,每一次挺过来就相当于每一次升级,都会让你的「打怪」技能提升一个层次。对于世界最好的隐喻手段:「游戏」就在一次次提醒你,攒资源「升级」技能,升级装备是最重要的。原地踏步只会让自己成为别人的奶牛。
关于感情:
曾经初恋的时候,把所有对于爱情的幻想都寄托在对方身上。那时哪里是爱对方,分明是爱自己的内心的感觉。但是,当感觉一次次幻灭之后,才发现,朴实的感情才是长久的感情。随后又在若干年的磨砺中发现,最好的感情其实是「互利的伙伴关系」,大家能共享相对一致的价值观,能为一件事情共同努力,彼此变成对方 Mate,这是一种更加稳固的关系。
另一半是你的人生合伙人,组成家庭这个【公司】,无论盈亏都得扛着责任前行。在合伙的过程中,让对方变得更好。少来夫妻,老来伴。人生努力奋斗的最后,不管你在社会上有什么大名望,最终要回归家庭。
人生的要事不多,亲情、家庭、健康、个人发展等屈指可数。但往往就是这些最重要的事情,根本得不到足够的资源(包括金钱、时间和注意力)。我看过一个有关空难的系列调查,其中有一个是日本的空难。在机组确认无法挽救飞机后,空姐给所有乘客发放纸和笔写遗书。后来,散落在空难现场的遗书被大家收集起来,大家这才发现:很多人在临死前都在后悔同样的事情:「整天忙碌,没有时间陪家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努力工作绝对不是为了更努力工作,给自己积攒更多的资源,赢得更多的时间,回归家庭,关注家人。 如果有余力再去回报社会。 这大概就是儒家提倡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