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是这样的人吗?
与同事对视一眼,你感觉对方另有深意,然后一整天苦想自己做错了什么。
朋友一个不经意的玩笑,你认为是在影射你,然后闷闷不乐。
想拒绝别人的时候,总是瞻前顾后,开不了口,害怕伤害到别人。
你很注重一些别人都不在意的细节,别人总是不能理解。
你还会经常想起以前做错的一些事情,时常感到很沮丧。
你羡慕那些大大咧咧的人,可是你又无法理解为什么他们可以做到如此满不在乎。
……
太多的想法充斥着大脑,一刻都不的停歇,“想太多”的疲惫不堪;与周围的人想法不一样,“想太多”的人又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有问题?
然而,这真的是有问题吗?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忍不住去想很多事情?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又应该如何生活?
有这些疑问不妨读一下《多向思考者:高敏感人群的内心世界》,从中可以找到一些解答。
这本书的作者克莉司德·布提可南是法国的心理咨询专家,拥有20多年的咨询经验,被誉为“国民心理师”。
作者在20多年的工作中,发现“想太多”的人一直被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困扰,成年后,有些人会来咨询并寻求帮助,但是他们得到的答案往往是“XX障碍者”、“脑力过度开发的困扰者”,或者是一些天赋被发现,被称作“高智商潜能着”、“天才”。
她发现,这些称呼会让他们更迷惑,因为他们只是想得到和“一般人”一样的认可。她认为书中如果采用这些称呼,大部分“想太多”的读者会产生“排斥感”,马上放弃读这本书。
因此,她根据这些人的特征,很贴心地找出了她认为最适合的中性名词——“大脑多向思考者”来称呼他们。
作者还刻意设计了阅读,让大脑多向思考者先了解自己的灵敏的五官,然后再观察自己沸腾燃烧的思想,最后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优点,好好地生活下去。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我们的五官,我们是通过五官来感受周围的人和事物,由于每个人的敏感程度不同,其实每一个人对于这个世界的感受都不一样。
比如,去到一个公园,每个人对这个公园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有人会觉得姹紫嫣红的花真美,蓝天白云衬托下的公园就像一幅画,这是一种视觉导向;有人会感觉空气真清新,呼吸都顺畅了,这就是嗅觉导向;有人听见小鸟的鸣叫,喜欢公园的静谧,这就是听觉导向;有人觉得公园开阔舒适,让人心旷神怡,这就是触觉导向。
这就是说,每个人都会用他最擅长的器官来接受信息,进而得出对事物的感受。
大脑多向思考者的感官是天生比其他人要敏感,但各个感官敏感程度不一样,有人是视觉高度敏感,有人是听觉高度敏感,有人是触觉高度敏感,有人是嗅觉高度敏感,或者味觉高度敏感,还有人是混合了几种感官的高度敏感。
任何一类的高度敏感都会使大脑多向思考者接收到一些额外的、细微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深深地触动他们的神经,影响他们的心情和言行举止。
比如,有些大脑多向思考者可以通过感受一个人身上的气场,来判断某个人的到来;有些可以通过听到一个音符,来分辨出是什么音阶;有些可以通过闻香味来猜出是产自哪里的咖啡豆;有些人触摸到某种材质的物品后,会排斥到立即起鸡皮疙瘩;有些人会因为听见空调的滴水声而睡不着等等。
其他人是没有办法接收到这些额外又细微的信息的,因此大都无法理解“大脑多向思考者”的一些行为。
然后,我们再观察自己沸腾燃烧的思想,大脑多向思考者大都属于右脑主导思考。
不同于左脑主导思考的理性,右脑主导思考的人更倾向于用直觉和本能来做事情,拥有丰富的情感。
他们通过自己异常灵敏的感官来了解这个世界,过程中,接收大量细微的信息进入脑海中,大脑处理大量的信息,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又触发了很多不同方向的联想。
因此,大脑多向思考者的思维会如同树枝一样呈现出发散的形状,也就是发散性思考,想法由一个变成十个,十个变成一百个,从而枝繁叶茂。
因此,大脑多向思考者总是可以敏锐地察觉到其他人无法观察到的细节,沉浸在自己的发散性思维中,而且通常会直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也会表现得非常的情绪化。
还记得《红楼梦》里面的林黛玉吗?她是大观园里公认的敏感多疑、多愁善感之人。她恰巧听戏班子在排练《牡丹亭》,心绪随着不同的唱词大起大落,先是感慨又感动,瞬间又转而心痛落泪;她会因为怜惜落花而葬花,又以花比喻自己,联系到自己的身世,而伤心不已;她会因为听到婆子在院子里骂人,而以为是骂自己,满腹委屈竟气晕过去。
大家都说你总是想太多,可是这不是你的错,这是因为你拥有灵敏的感官和发散的思维,高敏感是你与生俱来的气质。
我们再来看看大脑多向思考者有一些什么与众不同的优点。
一、 感知丰富,内心丰盛
灵敏的感官让大脑多向思考者能接收到额外的、细微的信息,因此感知力非常强。这也使得大脑多向思考者的内心十分丰盛,经常思如泉涌,这正是常人望不可及的想象力和创作力的来源。
二、 高度共情,善解人意
大脑多向思考者能轻易地察觉到别人的情绪,并为别人的高兴而高兴,为别人的伤心而伤心,经常与他人有种“心有灵犀”的感觉,非常善解人意。艾米莉·诺冬小姐说过,“当这个世界有战争、地震或者饥饿,我就会认为是我的错,我应该为那些人做些什么。”
三、 考虑周全,尽善尽美
发散性思维使得大脑多向思考者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把前因后果各种可能想了一遍,因此做决策的时候,往往能选出最佳的方案。而且,一旦开始做一项工作,大脑多向思考者就一定会做到最佳,不会中途放弃。
当然,我们不能只说一些溢美之词,也要警惕这些优点一不小心就会变成缺点。
比如,观察到太多旁人无法企及的信息,却无人分享,不被理解,便产生了孤独感,严重的会发展成自闭倾向。
比如,由于太有同理心,不忍心让他人失望,总是一次次委屈自己,讨好别人,渐渐形成低自尊人格。
比如,考虑周全发展成完美主义……
由于大脑多向思考者喜欢直来直往地表达情绪,特别要警惕一些“聪明人”利用你的特点,成为你的“心理操纵者”。
了解完自身的特点,最后我们来看看大脑多向思考者的“生存之道”。
一、 重拾信心,相信自己是白天鹅
其实,大脑多向思考者就如同在鸭群中的那只白天鹅。
白天鹅因为与众不同被称为丑小鸭,还被同伴嘲笑打击;丑小鸭虽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但是也对此深信不疑,变得很自卑。于是,丑小鸭尽量缩起自己的脖子,卷起自己的身子,隐藏自己的叫声,试图让自己变得“正常”一些。
是的,为了不被排挤,不被抛弃,大脑多向思考者就如同丑小鸭一样,选择委屈自己,隐藏自己,尤其是在友情和爱情中,经常是卑微到尘埃里。
可是经过前两个部分的讲解,大脑多向思考者应该知道自己没有错,而且,其实你是一只白天鹅,请伸长你优雅的脖颈,张开你的羽翼,亮出你的嗓音,展示你的自信!
二、 学会整理发散的思维
发散性思维总是让大脑歇不下来,大脑多向思考者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整理自己的思路。先画出思维导图,让思路具体化,然后把每个思路的之间的逻辑顺序、优先秩序整理出来,避免陷入大而全的完美主义做法。
另外,当陷入负面情绪的时候,大脑多向思考者可以做一些左脑主导思考的工作,比如做手工、阅读等等,避免负面的情绪蔓延。
三、 认清自己,才能爱自己爱他人
认清自己,才会增强自信,勇于做自己;只有做自己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
很多大脑多向思考者为了和别人一样,不断地隐藏自己、改变自己,以适应他人和社会的需要,但是结果却不如人意。
当看到这里,大脑多向思考者应该了解到:
我确实是不同于“一般人”,而且这也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
我有我独特的优点,而且我要尽情地发挥我的优点,避免优点转变成缺点;
我要做我自己,才能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活出自在的人生!
文/四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