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词,有些观点,若正好get到自己的点上,不需要刻意就能谨记在心。
一,遇到就是幸运
“持续小赢”这个词就是在第一时间吸引我的眼球,击中了我的心。
情绪应该也有峰值和谷底,近期又跌入情绪沼泽地。人的行为大都受意识支配,情绪低,自信心也持续走底,各种负面想法犹如毒蜘蛛网缠绕着我,扼住了我呼吸,不断自我否定,做啥事都觉得了无意义。
这状态太折磨人太耗能,我极不喜却无力自救。
就在这种惶惶然中,来自于长江商学院副院长张晓萌教授的这本《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书中的这个词“持续小赢”就撕开了我的情绪乌云,有亮光透进来,缠绕我好几天的负面情绪一下子就排遣了不少——这,不就是读书的最美功效么——读书点亮生活!
能遇到就是我的幸运。
二、持续小赢啥意思
还是先晒晒一下这个词以及背后理念的好处吧。
持续性小赢的理念来源于很多人会有的想法——总想追寻生命当中非常重要的时刻,如决定性时刻、高光时刻,或者是非常重大的幸福时刻,觉得这样的时刻才能够给自己带来无比的幸福感,就想多抓一点这样的美好时光。
这是人的本能,都希望生活里都是风调雨顺,不要雷电交加。
作者张晓萌教授和她的团队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实际上我们也没能感受得到)发现,实际人类真正的幸福,特别是持续的幸福,往往来源于这些微小的行为的改变,有的书中称之为“小确幸”。
能“尝到”一点甜头就不错啦,不要“得寸进尺”,要得太多,反而是润物无声的“小步子、快反馈”能让人收获满满。
糖加得太多会变苦。
“持续小赢”跟我们给自己的生活赋予的意义、定的目标(短期居多)有更多关联。
当我们把目标定得过远,就难以实现,达不到时就会失望。不妨换个思路,把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再一个个去完成,来自于做事动力始终在,所获得的成就感就会时不时地“安抚”自己,更容易处于“心流”状态,人的心态也会非常好。
这方法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强的回馈。就像读一本书,没事的时候就读两页,但是不能推到明天,这样就达到了持续小赢。这其实和微习惯理论上是相通的。
持续小赢,可以持续获得赢的小惊喜。
三,相关理念
博览群书、又有颇多实战演习的晓萌教授接着介绍了“边际效应递减”和“边际效应”聚焦两个专业术语,拓展了我的认知边界:
边际效益递减——通俗点举个例子就是如果我已经吃饱了,你再给我一个包子,我就不感兴趣了。
与之对应的是边际效益聚合,聚合效应有多不可忽略?以一年365天为界限,如果能做到每天改变1%的话,365天之后(到年底),大约能获得37倍的效益,非常可观吧。
这就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边际效应聚合也分正向和负向。我们要想持续获得小确幸、小幸福,就需要强调正向激励,如果我们每天负向一点点(懒惰一点点,懈怠一点点,躺平一点点)到年底会跌到只剩大概1/37。
就像此时此刻,已经过了我手机自动关机的时间(23:00),我还得咬牙坚持,把今天还未完成的这篇“作业”再审查一遍,毕竟今日的事再晚也是早,明日的事情再早也是晚。
四,“韧性”出场
作者这时候才不慌不忙地引出“韧性”这个核心关键词,就像锻炼身体是健身,锻炼韧性叫“健心”,人的一生都需要打造韧性。
我超级喜欢晓萌教授的“健心”的观点,太新颖了,也拂去了“坚韧”(韧性)这个词本身被人们赋予的苦、难、不容易等标签。只需要一点点的小技巧,从“察觉”到找到“意义”,再将二者“连接”起来,用“持续小赢”的小诀窍把三者黏合在一起,就能实现韧性的“飞轮”。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40475/7dd3cd0ace8b64f4.jpg)
韧性=复原+成长+获益
其实这个公式我理解得还不太透彻。说明韧性的功夫还远远不够。
为什么坚持下去最难呢?因为我们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做到“坚持”这件事,若做不到就是缺乏韧性,就是缺乏管控自我的能力。
这其实是耗费心智和精力的执念。
其实,过程才是最美丽的,有所获益,得到成长,这,就够了。
五,远离焦虑
从行为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人类对于掌控感有一种特别强烈的情怀。当我们能够掌控的时候,就会觉得比较愉悦;失去掌控的时候,就会开始有点抓狂;如果持续地处于失控状态,就可能开始出现比如习得性无助的情况,然后就进入麻木的状态,再然后就开始进入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的范围。
我身边的亲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习得性无助的人,看着她经常的处于严重不自信、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样子,焦虑感几乎把她淹没,我是真心想拉她出来,然而,难度真的挺大。
我近期处于负面情绪的沼泽地中,究其根源就是因为没有掌控住自己,还变本加厉的持续放逐、放纵,内心又有不甘的“小人”是不是冒出来,对自己进行灵魂拷问和道德评判。就在这不断的撕扯和割裂中,人的状态越来越差。
于是,别说能做到持续小赢了,离韧性也越来越远,跟预期成了南辕北辙!
这种情况下人怎能不焦虑?
很遗憾,不知不觉中犯了ABC认知治疗法中常见的错误,本想追求掌控感,试图全面掌控自己,结果把主要精力放在掌控不了的那部分,反而对于那些能够改变、能够掌控的部分不作为。
把宝贵的精力投放在纠结上,在不能掌控的部分使劲绕,对能掌控的部分视而不见,所以才会焦虑。
想想真是划不来,跟焦虑保持一定的距离,用持续小赢的理念重新武装自己,不在难以掌控的人和事上耗费,不能想的太多,却做的太少。
做起来就好,哪怕起点低,步子小,贵在开始,贵在上路。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40475/1d3e45e5186c3c9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