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墉
引子:
好话话说,只在一念之间
说件"鲜事”给你听。
Eg:有个丈夫跟太太亲热,抚摸着太太,很有情趣地赞美:“你的皮肤摸起来真细,绝不像四十岁的女人。”
太太:“是啊!最近摸过的人都这么说。”
怕!一记耳光。丈夫吼道:“你最近让多少人摸过?你老实招来!”
太太捂着脸,哭着喊:“大家都这么说的啊!每个护肤中心的小姐都这么说。”
这是真事,但是怎么看都像笑话?对不对,问题是,若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周遭充满这样的笑话,只因为一句话没说对,就把喜剧变成了悲剧,眼看就要办成的好事变成了坏事。
“话”人人都会说,只是不见得人人说好话。
不说好话的道理简单——因为他没多想一想。
Eg: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在他居的后院搭了间工具房。
那工具房是现成的材料,再自己瓶装的,专门用来放剪草机、铲子、锄头这些整理花园的工具。
可是我这朋友兴高采烈地装到一半,她的邻居竟然隔着墙喊:“你乱盖房子,是违法的。”
我这朋友气急了,跑到“建管处”去问,得到的答案是:盖十英尺乘十英尺以内的工具房不违法,只有超过才违法。
他回去量了量自己的工具房,是十英尺乘十二英尺,多了两英尺,于是拿去退掉,换成合法的尺寸。
工具房搭好了,他跑来对我说:
“我非要去糗糗我那邻居不可,我要告诉他中国人不好欺负,我去政府单位问过了,现在的尺寸绝对合法,欢迎他去告!”
“你何必这么说呢?”我劝他,“您何不换个方式,对他说“真是谢谢你,幸亏你提醒我,不然我的工具房多了两英尺,因为违法得拆除,就白盖了。”你不是照样让他知道你去问过振幅单位,还是合法的建筑了吗?
朋友想了想,觉得有道理,结果不但没有得罪邻居还交上了好朋友。
Eg:再说个故事。
有个人和他太太为了一点小事吵架,要离婚,起因居然不但不是坏事,还是好事。
那一天,他太太买了一条上好的石斑鱼,特意打电话到办公:“你离开办公室的时候,打个电话回来,我好下锅蒸,这石斑鱼,多一分钟少一分钟都不成。”
那太太想的很好,丈夫出门,她蒸鱼,丈夫进门,正好上桌。
偏偏她丈夫下班的时候,才打完电话,说要出门了,就碰上个客户突然造访,耽误了二十分钟。
“糟了!”送走客户,丈夫心想,赶紧又拔个电话回家:“对不起,临时有事,现在才能走。”
太太一听,在那头跳了起来:“什么?你还在办公室?你不知道鱼凉了不好吃吗?你知道这条石斑鱼多少钱吗?”
丈夫没多吭声,匆匆忙忙开车赶回去,一路想,一路急,加上晚上饿,胃都急疼了,路上还差点撞了人,进门没好气的说了一句:“凉了就凉了嘛!热热不就得了?”
太太也没好气:“你是没命吃好鱼,以后就给你吃凉的。”
两个人当然吵翻了,拉开嗓子吼,把孩子都吓哭了,一条好好的石斑鱼放在桌上,谁都没吃,还差点离了婚。
总结:你说,他们是会说话吗?
如果那做太太的,能像我那搭工具房的朋友,换个角度说:“”别急!别急!鱼凉了,微波炉热一分钟就成了,开车小心点,我们等你。”
那丈夫不是会感激老婆的体贴吗?
会说话也不会说话,常在那一念之间。
一念之间,他懂得忍,懂得退一步想,想想坏话怎么好说,狠话怎么柔说,就可能有个喜剧的结局。
那一念之间,他毫不考虑地脱口而出,则可能是个悲剧的结尾。
虽然许多人赞美我口才好,但是我从不这样认为,而且觉得自己年轻的时候总是说错话。即使到今天,我每天晚上也还是常把白天说的话想一想,检讨一下,是不是有不妥当或者“有更好的说话方法。”
正因此,在本篇里我提出的案例,都是最真实的,发生在大家身边的小事。
而由那些小事里,常能见到大学问;由那些简单的话语中,常能触及心灵的深处。
现在,就让我一废话少说,打开话匣子,把话说到心窝里!
第一章:开不了口的老王
学写作的人应该先学“什么东西不写”,学说话的人应该先学“什么时候不讲。”
“先生是第一次来我们社区?”小姐钻进车。
老王没说话,只是伸出两根手指。
“噢!第二次了。”小姐把演讲睁得好大,“上一次是……”
老王还是没搭腔只是耸耸肩笑笑。
小姐指着前面的车道,请老王转进去,门口有保安,先伸手栏了下,看小姐探出头打招呼,赶紧又敬了个礼,把栅门打开。
“我们现在到的是A区,”小姐下车,带老王到电梯,“也就是整个社区的中心点。”
进电梯,小姐伸着手指,犹豫了一下:“我们现在只剩下丧保留户,五十坪,八十坪和一百坪,您要……”
老王伸出一根手指。
小姐又把眼睛睁得好大,按了十二楼的按钮,在转身,歪着头盯着老王,笑嘻嘻地说:“先生看起来有点威仪,您一定是个大老板,董事长吧?”
老王点点头。
小姐扑哧笑了出来,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我真笨,还没问您贵姓呢。”
老王伸左手,用右手在上面画了三横一竖。
“噢!王董事长。失敬!失敬!”
小姐带着老王,一间一间参观。
“这原来是样品屋,也是全区视野最好的一户,本来不想卖的去,”小姐扭扭脖子,撅撅嘴,“可是您知道最近建筑业不景气,我们只好割爱了。”看老王没说话,又加一句,“而且是减价割爱。”老王还是没吭气,小姐又跟上来说,“您不是来过吗?那您一定知道我们以前的价格喽!”
老王点点头。
小姐带着老王,一间一间的参观。
“这原来是样品屋,也是全区视野最好的一户,本来不想卖的,”小姐扭扭脖子,撅噘嘴,
可是您知道最近建筑业不景气,我们只好割爱了。“看老王没说话,又加一句,而且是减价割爱。”老王还是没吭气,小姐又跟上来说,“您不是来过吗?那您一定知道我们以前的价格喽!”
老王点点头。
老王是知道以前的价钱,是因为他商场的老朋友老孙就住在这栋楼里。
老王也确实是第二次来,只是上一次不是看房子,而是去贺老孙的乔迁之喜。
这房子的格局和老孙的一模一样,所以不用小姐带,老王已经很清楚什么地方是阳台,什么地方有热水器,什么地方是后门,以及专供服务员出入的电梯。
但是他特别到阳台上去看了一眼,绕着那大大圆圆的冷气主机转了一圈,摇摇头,又指指自己耳朵。
“吵!对不对?”小姐说,“您真内行。我们也觉得,只是没别的地方好放。”
老王点点头,他确实觉得吵,虽然今天天气冷冷气没有开,但是上次老王在老孙家打麻将,冷气主机就在旁边,隔一下就觉的窗外在震,令他很不舒服。
参观完毕。
“您要你要再看看七楼和八十坪的?”小姐问
老王摇摇头,小姐就按了二楼,带老王到销售中心的办公室,
电梯刚开,居然已经跑出个自称陈经理的中年男士:“欢迎!欢迎!王董请进。”想必刚才小姐已经偷偷打了手机。
老王进去,张望了一下。
“我们销售就快结束了,人员已撤走了大半,现在只有最后三户,也是最好的三户。”陈经理说。
小姐端来咖啡,老王没碰,下午拔牙,嘴里还咬着一块棉花。他翻了翻彩色的大楼简介,又指指表。小姐赶紧对陈经理说:“王董对我们社区已经很熟了。”
老王点点头,指了指价目表,摇了摇手指,掏出笔写了几个字:“给我一个价钱。”
没二十分钟,老王已经回到家。
“怎么样?”老婆兴冲冲地开门,“你是不是看了十二楼,比老孙家还棒的那一户?他们开价多少?”
看看时间,能说话了。老王掏出嘴里的棉花问老婆:“他们又要你多少?”
“当然比你便宜,我上位是个如那个孙太太去的,由陈经理亲自接待。”老婆拿出一张纸,“一坪十四五万,比孙太太当初买,足足便宜三万。你多少钱?”一把抢去老王手里的价目表,看一眼,叫了起来,“什么?十四三万?”
有话好说
大家听过一句话——
“雄辩是银,沉默是金。”
且不论这句话对不对。在我们研究“要怎么说话”之前,应该先了解“要怎么不说话”。
老王看房子,从头到尾,没说半个字,甚至没花半个钟头,却可能比那些自以为聪明、有关系、内行的人,获得更好的“待遇。”
就是因为“沉默是金。”
那沉默不代表没有声音,而是显示了他的“深藏不露。”偏偏在那深藏不露之中,他又透露了一些令对方困惑的消息。
哪些消息?
他让对方知道了他的身份,知道他是第二次去,知道他对屋子的情况十分了解,知道他清楚行情。甚至让对方知道“他清楚那房子的缺点”。
相对的,销售公司却对老王一无所知。
也可以说,销售公司在“明处”,老王在“暗处”。一旦老王离开,销售公司的人就再也抓不住他。当“开出价钱”不合意时,这个好主顾就可能永不回头。
熟人不如生人
老王的太太跟着孙太太一起去问价钱,情况就不一样了。
从王太太的角度想,孙太太是朋友,又是那里的住户,当然跟销售中心的人熟,也当然应该得到“好价钱”。
可是,从销售中心的角度会怎么想呢?
当年,孙太太一坪四十八万的房子,位置还不如现在推出的“保留户”。现在景气不佳,跌了价,告诉孙太太四十五万,已经不好意思,还能说四十三万吗?还有,人来了,是孙太太的朋友,今天谈不妥,只要房子卖不掉,还可以再经由孙太太找回王太太:“大家交个朋友嘛!有话好说,不急着决定嘛!价钱还可以谈嘛!您认为多少可以买?”
了解了这个心理,你就要知道,买东西,除非你是“圈里人”,否则你最好的方法就是深藏不露。说得更明白一点——你应该抓紧机会,单刀直入——废话少说。
如果你是黔驴,就最好别献技
废话少说,是学说话的首要功课。世上许多事办砸,都因为说了废话。
且不讲说废话造成的“口舌纠纷”,最起码,说废话使你浪费了时间、精力,更暴露了自己的弱点。
他让对方知道了他的身份,知道他是第二次去,知道他对放在的情况十分了解,知道他清楚行情。甚至让对方知道“他清楚房子的缺点。”
相对的,销售公司却对老王一无所知。
也可以说,销售公司在“明处”,老王早“暗处。一旦老王离开,销售公司的人就再也抓不住他。”当“开价钱”不合意时。这个好主顾就可能永不回头。
熟人不如生人
老王的太太跟着孙太太一起去问价钱,情况就不一样了。
从王太太的角度想,孙太太是朋友,又是那里的住户,当然跟销售中心的人熟,也当然应该得到“好价钱。”
可是销售中心的角度会怎么想呢?
当年,孙太太一坪十四八万的房子,位置还不如现在退出的“保留户。”现在景气不佳,跌了价,告诉孙太太十四五万,已经不好意思,还能说十四三万吗?还有,人来了。是孙太太的朋友,今天谈不妥,只要房子卖不掉,还可以再由孙太太找回王太太:“大家交个朋友嘛!
有话好说,不急着决定嘛!价格还可以谈嘛!您认为多少可以买?”
了解了这个心理,你就要知道,买东西除非是“圈里人,”否则你最好的方法就是深藏不露。
说得更明白一点——你应该抓紧机会,单刀直入——废话少说。
如果你是黔驴,最好别献计
废话少说,就是学说话的首要功课。世上许多事办砸,都是因为说了废话。
且不说废话造成的“口舌纠纷”,最起码,说废话使你浪费了时间、精力,更暴露了自己的弱点。
你听说过黔驴之技的故事吗?
古时候的贵州省没有驴子,有人运了一头驴子去,因为没用处,就放在山脚下。
没见过驴子的老虎。看见驴子长得那么高大,不敢靠近,只敢躲在林中偷看。
有一天驴子大叫了一声,把老虎吓得跑出去好远。隔一阵,老虎看接下来没什么动静,才又靠近驴子。
驴子生气了,伸出后脚踢了老虎一下。
老虎高兴的想:“哈哈!原来你的本事不过会踢而已。”于是一扑而上,咬死了驴子。
看了这个故事,你该了解,如果你不内行,或是只不过“半个内行,”最好少说话,因为很可能你渐渐单单半句话,就显示了你的不内行,表现了你的“黔驴之技。”
更重要的,是当你多说话,或故作内行的时候,也是你最容易山神的时候,因为你的“神”都拿来充内行了,在其他方面就少了戒备。
不信?下一章再说个买房子的真实故事给你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