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长亭送别.端正好
作者:元.王实甫 译析:石宏博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译:
秋天的高云,伴着碧色的天空,黄花铺满了原野,干燥的西风吹得人皮肤发紧(或,西方一直在吹)。北边的鸿雁向南边飞去。一早上是什么染红了醉人的霜林呢?总归是离人的泪洙儿吧!
注:
端正好,曲牌名,属正宫,偶用于仙吕宫。调名源自宋词,曲调与宋词有异。多用于剧曲,也用于散曲套数的首牌。曲牌正格五句四韵,二十五字,句式为三三七七五。
黄花:秋天的菊花。
王实甫:元,?~?,元大都人,字德信。一说名德信。生平事迹不详。工乐府。所作杂剧、散曲散佚甚多,据《录鬼簿》载,存《拜月亭》、《娇红记》等十四种。今仅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及散曲数套。其中《西厢记》最为出名,被后人推为北曲第一。
析:
西厢记呢,受到了莺莺传的影响,但二者结局大不相同,元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渣男,其始乱终弃的行为,让人感到恶心,这一点和因为封建礼教不能和初恋在一起的白居易还不太一样。
而王实甫在西厢记当中提出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明确提法,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其实物质条件仅仅是不平等的一种外在条件,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演化出三纲五常,其实我对汉武帝一直是有看法的,而且是极其负面的。
现在的物质条件是极其丰富了,但是可能随着人口与物资的关系变化,说不定在以后可能又会回到相对匮乏的状态,性别之间的平等可能也会出现反复,但我觉得,现代的价值观也不一定有那么脆弱,走一步看一步吧。
在王实甫的剧本里,张生和崔莺莺,终究有了一个好的结局,那么,这种分别时候的痛苦,也好像显得值得了。年轻真好呀,一切都是青春的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