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技术部工作的痛点:怎么能够把我们的工作量化?
技术团队属于成本部门,同时可能是公司里最耗钱的部门。高层关心的一定是开发的产品的收益是否大于成本,当然这个问题主要还靠产品团队在产品上的嗅觉,但并不代表技术就可以甩锅给产品。高层需要知道,我们也需要让高层知道:
- 我们在做什么、做了什么,做了多少(产出)
- 耗费了多少成本,得到了什么收益(成本及收益)
- 如何再继续让成本减少、收益增加(降本增效)
因为产品用户是否买账,商业模式是否OK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验证,但技术还是可以用数据来回答上面的问题的。空口白牙说我们做了这个做了那个也不能说明啥,毕竟描述可以量化的结果才是最直接的,所以针对这三点技术这边可以给出的数据是:
- 一段时间内(季度)产出的项目数
- 开发这些项目的人员利用率,产出(如产品化)节省后续项目开发的占比
- 针对前期(季度)平均项目数、平均项目周期及平均人力,后面(季度)我们的提升比例
如果想要做到上面这几点,记录是少不了的。首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记录下来每一个项目开发的详细信息:
-
需求初审时间
-
需求终审时间
-
需求问题收集开始及结束时间
-
进入开发时间(开发调研 + 测试用例开始编写时间)
-
测试用例过审时间
-
开发技术评审时间
-
产品交付时间
-
项目中遇到的技术挑战及项目摩擦力等
-
项目复杂度数值,可参考:https://blog.csdn.net/m0_37597572/article/details/87537411
-
。。。。
只有有了这些时间及数据,再加上一段时间内(季度)项目的累计,就可以统计出来不同的项目对应的大小及各个阶段的时间:
- 项目规模:小型项目、中型项目、大型项目(需要根据项目复杂度区分)
- 各个阶段的用时:需求阶段、测试用例编写阶段、开发方案编写阶段、测试阶段、开发阶段等
这些数据有了,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并产出,最终就可以输出如下数据(以季度为例):
- 一个季度内的小型项目、中型项目、大型项目的数量(产出量化)
- 一个季度内小型项目、中型项目、大型项目的平均完成时间、平均人力、各个阶段用时的时间(效率量化)
- 基于上面这几个数据,在现有技术团队的消化能力上制定之后的提效空间(预期量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