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一:你懒
相信不少人看过全球畅销的成功学书籍《The Secret》(秘密),它说的是“自然吸引力法则”,只要你敢想,没有得不到的事物。
我曾在以前任职的公司早会上,看过根据该书内容而拍的宣传影片,影片中有讲述如何利用“吸引力法则”,创造自己心中的世界。
然而,全片下来,几乎没有提及到行动力的重要性。而且,如果按照作者的逻辑,
一名3岁的小女孩被性侵虐待,那么这是不是小女孩自己心中所想,“吸引”而致的悲剧?
诚然,积极的心理暗示的确对人起了一定的激励鼓舞作用,那些看了《秘密》一书,每天对自己说三遍“此时此刻,更多的钞票正在为我印制”的人,相信在短期内,其自信心会有所提升。
但是,积极心理暗示的真正意义,应该是为了鼓励人更有行动力,敢于尝试和挑战,而非教人不劳而获。
语言始终代替不了行动。
原因二:你的目标不切实际
2014年,湖北襄阳一名叫敖艳红的女子,参加了江苏综艺频道一档名为《都来爱梦》的节目,称此生唯一的愿望就是去香港找到刘德华,并做他的爱人。
她还为此去学习声乐、舞蹈等才艺,希望能进入娱乐圈接近偶像。
相信她每天都会对自己说:“我一定能和华仔结婚!”
幻想自己将来和华仔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帮他洗衣服煮饭,华仔一回家,便冲进厨房拥吻她的美好生活。
我想,华仔每天被她YY不下数十次。
可是,全世界都知道,刘德华在08年就名草有主。
或许,你很努力,为了目标付出行动,但是如果忽略客观因素,不敢直面残酷的事实和环境,你的实力终永远配不上你的情怀。
“错误的乐观主义迟早会导致幻灭、愤怒和失望。”
积极的心理暗示应该怎么用才有效?
197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曾进行监狱权力服从实验。 把一批大学生分成两类,一边扮作狱警,一边扮作犯人。
穿上警服,拿着警棍,扮演狱警的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变成了有很强的暴力性和攻击性的人,而扮演罪犯的一方性格则变得顺从。后来场面失控,发生流血暴力态势。原本计划进行15天的实验,在6天后提前结束,这就是著名的路西法效应。
后来在1979年,有心理学家受到启发,也进行了一个实验。当时挑选了一批75岁以上的老年人,安排入住在一个无论装修风格,还是家具用品都是1959年设计的环境。
那批老年人入住后,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甚至记忆力都有所提升,普遍变得更开心和有活力。
这两个实验说明,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力量。所以,如果我们身边有积极的环境,积极的环境也会对我们有反作用。
在积极心理学上,有以下一些实用的技巧,教我们如何创造积极的环境:
1、把有鼓舞行动作用的名人名言写出来,贴在显眼的地方;
个人认为应选择一些没有时间限制,能提高自我认知的语言,比如“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辛勤劳动而能够得的。”
而类似“用5年时间赚别人10年也赚不到的钱”的语言最好舍弃,因为框在短期时间内的目标,容易变得不切实际。
当然,目标实际与否是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而定,这里遗憾没有公式可供参考,只能自己探索。
2、摆放一些令你感到温暖、开心的照片、艺术品、纪念品等;
3、多看励志电影、专心听喜欢的音乐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7485/8c19a23adec3d773.gif)
![](https://img.haomeiwen.com/i1967485/ad0677d775604c3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