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老家,都有一种久违的感觉,那种记忆中熟悉的环境,浓郁的长安乡音,还有慢慢变老的一张张面容,都让这种感觉越来越强,也越来越沉重。也许是年龄大了,也许是以前的家成了老家的缘故。
![](https://img.haomeiwen.com/i6854864/3bf0a4f0218172a8.jpg)
这次国庆回来,这种感觉依然存在,而且离家越近,就油然而生。其实老家已经不在了,记忆中的老屋,村里的土路,还有门口的老槐树,都没了,被一座座早就盖好的新房和修了几次的水泥路代替,因此每次回来都想看看以前的老物件,在老物件的身上能看到以前老屋的影子和童年的回忆,这样能让自己瞬间穿越到过去,变回少年时代。今天也从外地回来的妹妹指着厨房隔壁杂货屋炕上的一杆秤说:“这是咱妈以前卖菜卖凉粉用的那杆秤!”我瞬间被惊呆了,顺着她的手看去,那杆秤静静躺在炕上一堆杂货中间,秤砣已经黑乎乎的,秤杆也落了一层灰尘,称盘锈迹斑斑,中间都破了几个洞。从外观看就是一杆破秤,不过它蕴藏的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外表,因为它真的是老古董了,有着30多年的历史,承载着我们太多的回忆和童年情感。
这杆秤是我们兄妹三人上小学时,母亲为了供我们上学,买了一辆三轮车和这杆秤,开始每天卖菜卖凉粉。菜是每天早上四点多骑着三轮车去离家四五里的马王菜市场去批发,然后走街串巷去吆喝卖菜;凉粉是从石桥的姑父学来的手艺,也是村里唯一会做凉粉的一家。从此每天母亲早出晚归,风吹雨淋太阳晒,用一辆三轮车和一杆秤支撑起了一个家多数的开销。小时候还没有太多的感触,感觉这些都是习以为常的,也是应该的事情,后来长大了,听母亲和其他人说了这个历程和细节,心里越来越沉了。那会母亲为了能省点钱,连五毛钱的包子都舍不得买,母亲说,那会每天省五毛钱,一个月就能省十五块,够我们买多少学习用品和吃的。而也是这样五毛五毛的省,母亲的身体也累坏了,而这一省,就是十年!直到我和妹妹大学毕业。那辆三轮车才完成使命,那杆秤也结束了它的卖菜生涯。可惜三轮车多年前因为太破损,被当破烂卖了,而这杆秤却保存了下来,在今天让我重新看到,把我拉回到那个年代,让我穿越到了童年、少年和青年。为此我专门拍了张照片给这杆秤,并且继续把它保存起来,以后留念。
父亲后来也学会了做凉粉,今天还特意做了一盆凉粉,让我们再次吃到家里做的凉粉,妹妹还做了炒凉粉,晚上一人一碗炒凉粉。妹妹还给两个女儿讲了这杆秤的故事,两个外甥女也认真听了,很懂事地点点头,然后品尝了由舅家奶教给舅家爷,并且由妈妈炒的凉粉,这杆秤和凉粉又给新的一代人赋予了新的童年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