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问部分:
1.您在群里的昵称:张奋赢 孩子的年龄:15
2.尽量客观地描述具体发生了什么情况
这天下雨,孩子不想去辅导想在家玩。我没想好怎么回答,孩子却已发现我脸色的变化,一不上学就不高兴,上学了就开心。儿子态度坚定不去,我同意了。后来我们上班去,老师给我们打电话让孩子必须过去。孩子去之后,老师说,你要好好学,你学好了你妈出去讲课有底气——我儿子怎么怎么着!师生聊完都笑了。
3.辨识自己那时的感受
这里面有两个感受。
第一个是孩子不去上学我就不高兴,觉得花了钱你不去。你不自律,你就是贪玩。不上学不高兴接纳度不够。(今天先不说这个问题,回头单独梳理)
第二个是,老师说孩子是我分享的底气。理智上我不赞同,老师怎么能这么跟孩子说呢?我生气,会想给老师打电话,让她不能这么说。以前我都是这么干的,把外围伤害孩子的语言都禁止掉。我觉察到我潜意识也有这个想法,并且我也觉得孩子没培养好,就没资格谈分享。
4.提出问题:为啥总想去保护孩子,还总拿孩子作为底气?
(二)自答部分:
1.在内在理想父母的爱和无条件接纳的关注、观照下,去感受自己的身体感受,用身体、动作表达,过程中允许情绪流动:
我:当别人或者家长说什么我觉得会让孩子受伤的话我都会出面去跟对方沟通,让他们不要那么说。一方面,我骨子里却也有一种思想,孩子表现好了我才能去给别的家长分享,孩子学业优秀,我才有底气。
内在理想父母:宝贝,我看到了你的害怕和紧张,看到你眼里有眼泪在打转,想哭是吗?没事,想哭你就哭吧,放声地哭出来,我会陪着你。
我:我不知道为什么我骨子里会有这感觉,为什么我总会觉得好了,我才有底气?
内在理想父母:你觉得有些困惑,你希望能够找到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感到紧张和慌乱的感觉的原因是吗?
我:是的,我不希望每次都这样。
内在理想父母:是的,宝贝,抱抱你,可不可以感受一下当你觉得慌乱、紧张和害怕,你的身体都有什么样的反应?
我:身体没啥变化。
内在理想父母:很好,你觉得自己的胃部和小腹发沉发凉,你愿意把手搓一搓然后放在你的胃部再感受一下吗?
我:我抱抱自己,重复对它们说:别怕,我爱你。说着,我忽然想对自己说:张奋赢,我爱你。
内在理想父母:宝贝,你做得很棒,是的,你越来越勇敢了,你值得被爱,你值得被爱。
我:我没觉得做得棒。
内在理想父母:微笑地看着我说:很好,真好,看到你这样真的很好,想哭就哭,想吼就吼,真的很好,我很欣赏你,宝贝。
我:不过感觉平静了很多。
内在理想父母:微笑地看着我。
2.去觉察,让你产生这种感觉时,内在的想法、观念是什么? 是否可以做一念之转?
想法:我怕别人的话让孩子受伤害,会跟别人去沟通,让他们不要那么说。孩子优秀了才是我给别的家长分享的底气。
Step 1:这是真的吗?
不一定
Step 2:这是100%真的吗?在什么情况下是真的,在什么情况下不是真的?
不是,孩子受不受伤害,是孩子的感受,不是我觉得 。不是,孩子优秀和我分享是两码事。如果真是,也跟孩子无关,是我刻意把孩子跟我绑在一起了。
Step 3:在你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你是如何反应?
我会烦躁,对孩子过度保护又期待孩子很优秀。
Step 4:对对方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让我自己情绪低落,分享的时候没底气,对孩子会有影响吧,会造成无形的压力,也会让孩子因为我的过度保护降低抗挫折能力。
Step 5:把记录下的句子主语换成"我",如果句子出现两个主语,可以互换,是否更接近真相。
别人怕我的话让孩子受伤害,会跟我去沟通,让我不要那么说。孩子优秀了才是别人给我分享的底气。。
看到这句话,我有些恍然大悟,原来孩子受不受伤害,不是我说了算,是孩子说了算。孩子优秀不优秀,我好像并不太关注,我更关注别人给我分享的东西是不是我需要的。
Step 6:把句子换成否定的意思。
我不怕别人的话让孩子受伤害,不会跟别人去沟通,不会让他们不要那么说。孩子优秀了不是我给别的家长分享的底气。
3.感觉这种感受背后,对他人的期待
期待孩子高兴,不用面对尴尬的时刻。
4.感受这种感受背后自己的真实需要
真实需要自己能够应对别人说的话,能够被看见和认可。
5.如果有办法满足自己的真实需要,都有哪些方式?能列出来吗?
处理自己面对有些问题不知道咋回答的感受,比如觉得对方的话给我压力的时候
我分享,我讲课,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不是为了去宣传孩子
把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分开
谁都不是我的底气,把课讲好、分享好才是自己的底气
6.对这个所谓的问题现在的感受和看法
分清楚投射,是孩子的感受还是自己的感受。怕别人的话伤害孩子,去跟外围去沟通,不是为了保护孩子,而是保护曾经的自己。自己还没有从曾经的经历中脱离出来。
把孩子当底气,现在虽然不说了,但潜意识还有这想法。还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度接纳度不够。
海勇导师:
我们在意什么,就说明我们在这件事或者言行里还有着较重的分别心,你的这个看见很深,越来越有灵动感的感觉了。
作为老师,确实很容易在没有边界的情况下陷入这种连带思维,无法自拔,无论是我们,还是孩子,其实都是负担。
但是有一种情况是例外,那就是彼此都有发自内心的对对方的爱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会变成彼此的动力。
所以,最终的呈现还是要做好自己的部分,发自内心地爱孩子,让孩子有机会发自内心的爱我们。
爱发乎于心,就会成为温暖、归属和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