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心全意为子女未来健康的付出。
2、不要轻易扣动愤怒的扳机。不会控制愤怒的父母无法营造出和睦的家庭氛围,愤怒具有破坏一切的力量,除了让自己感到莫名的悲伤外,对解决问题其实一点帮助都没有。要意识到,愤怒通常是由潜在的期待心理引发的,被“内心”虚幻之神所操控——只因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凡是要顺我的意,是愤怒的心理原因。愤怒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经常发火的人,将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不如先找回自己的理智。即使要责骂教训孩子,也要确保先将内心的愤怒完全消除,这是父母在子女教育中应具备的重要品德之一。
3、不发火的秘诀:孩子并不是为了惹父母生气才故意不听话的,把孩子的行为往坏的方向解释,事后不久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愧疚,形成恶性循环,父母和孩子都会很痛苦。尽可能将所有的事情朝着有利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父母的心胸应该开阔。孩子的行动不是靠责骂改变的,即使孩子自己已经想要改变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力量才能办到。别以为孩子不听话,就是故意在为难你,根本不是。再不听话的孩子,当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的时候,都会真心悔过。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将孩子的品格和行为相提并论。不对子女发火的秘诀就在于此。
4、肉体痛苦、心里不安,睡眠不好、疲劳等,是定时炸弹,请甩掉导致自身疲劳的罪魁祸首——紧迫感。一下子被好几件事情所困扰的情况下,无论是谁都无法冷静下来。琐碎的事操心太多了,总有一天会爆发的。
5、如果不加区别,想对所有的错误都进行悔改的话,你有可能会一蹶不振,长久陷入伤心哀叹中,并认为自己根本无法做到自我悔改。换言之,你后悔的时间越长,自我放弃的可能性就越大。拉比萨拉特曾说“改变性格就像走在荆棘路上一样痛苦”。
6、喜欢得到称赞的人,相对来说陷入自卑的可能性更大。他们在得到表扬的时候,自尊心会得到满足,一旦做的不好遭到批评时,他们会因自尊心受伤而支撑不住。
7、父母犯错时也要向孩子道歉,而不要蒙混过关,否则孩子以后也不会道歉。
8、妈妈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对孩子的教育当然有很多好处。但也不能光凭陪伴孩子的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对孩子的关心程度。更何况孩子并不是希望每时每刻被父母关注着。重要的其实不是时间,而是孩子是否坚信父母对自己充满了爱,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是否快乐。虽然没法一直待在一起,但只要孩子认为能从父母那儿得到不变的爱,那他们也就不需要“特别的时间”了。
9、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但认为只有义务让孩子幸福的想法是错误的。现在我才知道:不把变得更幸福作为目标,才是感受幸福的唯一办法。即,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努力,那过程就是幸福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想法让我变得无比幸福。
10、大人们都知道并不是自己想要什么就能拥有什么的。孩子们也应该从小认识到这个事实。严禁用宠溺来表达爱,给孩子必需的东西才是正确表达爱的方式,而给孩子增加一部制约,这也是爱的另一部分。即便孩子总是因此无法立刻实现愿望,她仍然会说“我读过了愉快的童年”。用温柔和爱意的口吻来劝说孩子,让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世上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如他们所愿的。父母的职责并不仅仅是满足孩子的需要,父母无论再怎么付出,孩子都有可能感到失望的,大部分情况下,孩子对父母的决定的事情不满意,所以根本就不必追求这一点。如果一定要做的事情,即便让孩子伤心难过也要继续下去,不需要每一件事情都和孩子解释清楚。
11、爱孩子就积极地称赞她,特别是在重要的人面前,效果会更好。她自然会明白做什么会让父母高兴。一次称赞比十次责骂更容易让孩子产生变化。称赞需要训练,要具体,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究竟好,或者对在哪儿。父母的鼓励能让孩子更热情和自信地投入新事物。
12、不管孩子成绩多好,都要让孩子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每个人都是为了学习而生的。失败也是一种学习,所以没有理由因为失败受到父母的指责。
13、只要孩子喜欢的事情,都可以作为奖赏的内容,多关注他们喜欢什么,才能奖励出最佳效果。
14、不管说什么责备的话,都要保持表情明朗和声音温柔,还要让他们明白,父母的责骂是为了他们的将来。千万不要在被人面前责骂孩子让他们难堪或羞愧。我们训斥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他反省自身的行为。倘若一边发货一边责备的话,就达不到这个效果。等两天,甚至一周,让自己心平气和了再说,而不是现场爆发出脾气,再教育。试着对着镜子说三遍,生气的,烦躁的,到和气的,孩子也知道三遍之间的差异。沉重的叹息、令人讨厌的表情、紧闭的双唇、这些都会让孩子感到害怕。父母的这种态度会将消极情绪传递给孩子。
15、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马上发火并惩罚孩子,只能称作报复。孩子还小,还很敏感,父母稍微凶一点的,都会对他们的心灵产生严重的打击。孩子耳濡目染父母的举动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他们是父母的镜子。
16、父母向孩子提要求的时候请慎重,并明确底线。尤其是对孩子无害的小事,就让孩子按自己的意志去做。但是如果父母认为一定要做,可孩子讨厌,即便孩子找很多理由辩解,也一定要坚持,不改变父母的意志。谨慎使用“不行”,给孩子制定出可以明白的规则。
17、父母有责任在孩子的心中种下慈悲的种子,而家庭是实践的最好场所。培养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和合作精神,让孩子分担责任,这是子女教育中很重要的课题。
18、不要请求而要命令孩子帮忙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孩子理应做的事,就不要承诺奖励。告诉孩子整理自己的物品是一种游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