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四把七十一封信(怀念王小波)

第四把七十一封信(怀念王小波)

作者: 居无所处 | 来源:发表于2020-04-12 10:22 被阅读0次

    亲爱的朋友,

      祝好!现在已是二零二零年的四月十二日,二十三年前的前一天,王小波去世了,那时我还尚未出生。

      今夜,我们谈谈王小波吧,我这么写道。

       王小波是一个很难聊的话题,第一只赶上了那个时代的尾巴,第二,每个人开始记事的时间不同,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不同,因此感受也各不相同。例如对于性的态度,南方人含蓄,西北人奔放。王小波是一个现实批判主义作家,和现实浪漫主义作家。他写的是非常真实残酷的历史,一点也不像马尔克斯那样的理想化迷幻化。他的大多数作品描写的时父母那代的时期,一个混乱的压抑的,精神压抑与性压抑并存。所以他写的不是乌托邦式的世界,也不是柏拉图式的爱情,是真实的用性和爱去反抗现实的骑士版的浪漫,所以他被人称为浪漫骑士。

      而他记事的年代,是一个还有流氓罪,严打,公开审判的时代,是他们完全融入世界秩序前最后的压抑时代,但是与此同时,西方式自由的萌芽已经开始出现了。这种感受如同冰火共存,一方面看到的肉体的压抑禁欲,一方面是精神上的美好纯洁,如同当年在江对岸看到的白衬衣红领巾,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是他们的黄金时代,回忆美好却不愿再次重来。

      两千年的大学时代,是一个独特的时代,之前没有之后也不会再有,是从性压抑过度到性开放之间的灰色地带。而我们这一代人,因为唾手可得,而失去了对此的执念,反而被更多其他的东西吸引,失去了注意力。因此王小波的作品,在他们进入大学前的中学时代,提供了一种共鸣,一种向往,一种冲动和一种反抗。第一次读王小波是中学,时代三部曲,一天全部看完,因为班上的同学要轮着看。不仅仅是全班,全年级的人都为此疯狂。王小波的书很少,只要从你这里出去之后,就天人相隔,最后落入某个班主任的手里。

      学校除了请讲普通话之外,看得最多的标语就是禁止早恋。无论男女,都对性抱有好奇,而性意味着自由。那时的人们对西方还抱有一种盲目的憧憬,国外的月亮都更圆,崇尚的自由观点也来自于西方。在荷尔蒙的骚动与现实社会的压力之下,王小波的出现是一种精神释放。他理解王小波的爱情,是本能的冲动,不应该被道德意识形态等一切被压迫,之后也成为了李银河的观点。而那个时代过去了,王小波的使命也就结束了。在新的时代,李银河赋予了他新的使命,因此便成为了情书之神,满足新一代的情感需求。

      那么我呢,我是如何读王小波的呢?我读过他众多作品,包括长短篇小说,包括杂文,包括情书集。如今想来,我最喜欢的是《寻找无双》,却不知原来最早被收录在《青铜时代》当中,称得上时代三部曲。

      二十三年过去了,我很怀念王小波。

      祝一切都好!

      四月十二日 二零二零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四把七十一封信(怀念王小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jy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