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宝贝:
今天的你,已经是个1岁10个月3天的孩子了。最近的有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会挥着自己的小手掌打人,不论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霏霏姐姐,还是陌生人。都没有逃过你的“魔掌”。即使很多人对你的这种行为进行了制止,但是收效甚微。
书上说,这个时期的小孩爱打人,其中原因是:一、这个时候,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有不满的情绪只能通过打人的宣泄。二、被其他人抢了东西,或受到欺凌的时候,表现出一种自我保护地自卫,这是一种本能行为。
每次,你打人到时候,我都是当场呵斥你。让你不可以有这种动作。并且以你能接受的事物向的解释打人是怎样不可取的,打人的小孩会多么让人讨厌。
这种不良的行为,为了不让你养成习惯。每次我都及时纠正你,可是,你次次都跟很肯定地回答“知道了”,下一秒。又忘记得远销云外了。
最近,我学习《父母的语言》这本书,受益颇多。这边书的,观点说孩子之间的差异,早在3岁之前就拉开了。而造成孩子区别的主要原因在于父母跟孩子提供的语言资源。也就是父母跟孩子说的词汇量。与孩子以后的智力、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成正比。
怎样跟孩子讲话能丰富孩子的词汇量呢?
1、共情关注
关注孩子的行为,然后想他解释行为,看到的向他描述
2、充分解释
解释孩子的某种行为。
3、轮流谈话
“不要动”、“不可以”命令的语气不可取。要向他解释不能行为的原因,联系因果。
如锋利的刀不可以拿来玩。因为这个是东西危险的工具。容易让人受伤。
书中提倡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应该科学育儿、使用肯定的语言。让孩子更加健康成长。
跟你说这些,是想让你知道,第一次做你的父母,对于你成长中,出现的种种状况。我们都是边摸索边学习。不断地学习,充实丰富自己内涵,是多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