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由对别人的批评,来认识自己。”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我们不接纳别人身上的某些不足,其实是在不接纳自已身上类似的不足。
通常,别人只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外界的万事万物也只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投射。
你看到的他人的不好,是因为你有一样的不好。而你又恰恰十分在意这个不好,不肯接纳,所以你批评别人,其实是因为对自己不满。
我在家的时候,有时会怪儿子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有时会当着老婆的面说“家里乱死了”。
看似我是在指责他们,实则是我想要干净的环境,又懒得去收拾,是内心对自己这种状态不认可、不接纳,所呈现出来的矛盾心理,借由情绪展现出来。
倘若我们是一个百分百对自己接纳的人,我们就会允许自己是当下的样子,我们可以努力变得更像理想中的样子,但我们对当下的自己并不加上评判,更不会加上自己如何如何的标签。
看待自己就像看待一杯水一样,水就是水,没有好坏之分。尽管它可以变成雨、可以变成汽、可以变成雪、可以变成冰,不管它将来要变成怎样,都不代表它当下不好。
当我们能如此从容,如此平静,如此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时候,我们也就会以此态度看待所有人、所有事。
在慈悲的人的眼里,看不到人的恶,同样,在一个内心一片废墟的人的眼里,也很难找到世间的美好。
有一天,佛印禅师教苏东坡坐禅,苏东坡很高兴地穿起大袍,坐在佛印禅师的对面;两个人对坐了一会儿,苏东坡头脑一转,问佛印禅师道:
“你看我坐着,像个什么?”
“像一尊佛!”佛印禅师心平气和地答道。
苏东坡听了这句话,心里觉得很甜!当苏东坡感到得意的时候,恰巧佛印禅师又反问苏东坡道:
“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看佛印禅师穿着大袍,婆娑于地,这一下给他抓到机会了,他连讥带讽地答道:
“像一堆牛粪。”
苏东坡答后,偷看佛印禅师一下,看他有什么表示,只见佛印禅师眼观鼻,鼻观心默然端坐着。这时,苏东坡感到飘飘然起来!
苏东坡回家,得意洋洋!他的妹妹苏小妹看到,问他:“哥哥!你今天为什么这样高兴?”
苏东坡便把今天跟佛印禅师对坐时的谈话经过,一五一十地描述给苏小妹听;他心里以为苏小妹听了,一定会替他高兴,大大地夸奖他一番,那里知道小妹听了,却摇摇头向他说道:“哥哥!你又输了!”
“哥哥!万法唯心,心外无法,这道理你是知道的。”苏小妹笑嘻嘻地对苏东坡说:
“佛印师父心里想的是佛,所以他看你像一尊佛,哥哥你心里想的是牛粪,所以你看师父像一堆牛粪。师父嘴里走出一尊佛,哥哥你嘴里拉出一堆牛粪;你的臭嘴巴,还不是输了吗?”
心中有佛便是佛,你对外界的态度,其实就是对待自己的态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64200/c5cb01202b88d4d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