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907945/2d2ec291d55d11b4.jpg)
读《人类群星闪耀时》,第一章就把我打蒙了。巴尔沃亚究竟是强盗?还是英雄?
为此社团求助,很认真的请教“含英咀华文学社”的小友,小评论家们耐心地帮我批讲了批讲。
张倬源第一个表达:
“巴尔沃亚,在掘金的大潮中他与那些贪婪无比的人一样,妄图寻找到那炙手可得的金子,想以此来致富,他万万没想到他在以后会成为第一个见证太平洋的人,在面对西班牙的两次对他的禁锢时,他行事果断,并以各种方式巩固地位,在更多财富的诱惑下,他投降了。并远赴巴拿马地峡,以找到金子,来更好地打通西班牙王室成员,在土著人的地盘上,虐杀他们,此时的巴尔沃亚,是一个疯狂的侵略者,但在他登上山尖上时,瞭望太平洋时,做出比哥伦布还伟大的贡献时,他是一个英雄,但多次叛变的巴尔沃亚,早已经被新的督察者列为眼中钉,所以,他才会一步步把自己送上断头台!”
郭雨杭的跟评:
“巴尔沃亚,在渴望得到黄金的道路上与那些为黄金的人一同变成了因黄金而如痴若狂的亡命之徒、乌合之众。渐渐的,他的心,已被那所谓的“一夜变成暴发户”的痴心妄想所掌控。他为之疯狂,为之巅狂,为之丧心病狂、丧失良知。他的渴望,他的贪婪,他的疯狂让本来可以安居乐业的无辜的土著人走向了毁灭。这或许不是他一人的过错,但,若不是像他一样的人多了,那些无辜的土著人又怎会走向毁灭?虽说他发现了太平洋,但他惨杀俘虏之事还是将他的一生抹上一“巨大”的黑点。纵使千功伟绩,但这些功绩又怎不是用无辜的生命堆积而成?其实,他本还有最后的一丝良知,只是被他的贪婪给吞噬了。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丰功伟绩、多少的良知,只要选择了贪婪这条道路,只会自己让自己走向毁灭。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自己内心中的欲望。”
识时务者为俊杰,但对同类的杀戮把巴尔沃亚打入禽兽的行列。茨威格在写到杀戮一部分的时候,心中不知是何感想?
就像张涵评白起坑杀40万赵军,纵然白起再“白”,这段擦不掉的血色将他的功过一分为二;还有倬源笔下的杨广;武则天的无字碑……呵呵,为什么在心底里对这些中国历史人物虽有思索、却更多一份敬意?而对巴尔沃亚却一点儿敬佩都没有?是民族偏见吗?
明白了,巴尔沃亚的出发点,一己之私的出发点,纵然他的收获被写入史册,但这为了洗刷个人的出发点,草菅他族性命的发指行为,让人怎么都敬佩不起来。
强盗就是强盗,他的果断智慧不过是增加无辜者的痛苦罢了。
多谢各位小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