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印度电影《起跑线》,总有一种感觉,这不就是国内无数中产阶级争夺学位的大片吗?为了进入好的小学凌晨起床排队领入学申请表;由于申请者太多采取抽签制度选取幸运儿;父母与孩子一起都要参与学校的面试。
看到这些个情节,脑子里仿佛飘过一段国内教育版的新闻联播。表面看起来,这不过是一部情节鲜明、喜剧风格的小成本片,讲的故事对国人也并不新鲜。无非是一对在贫民区打拼的夫妻成为有钱人之后,想要把女儿送到最好的学校读书,让她与富家子弟为伴,以后能够成为名校毕业生,走入上层社会。戏谑的是,这个似乎并不曲折的过程,经历了寻找教育顾问培训入学面试流程,接着因为小商人的身份被名校拒绝,然后通过RTE(贫困生援助计划)假装自己是穷人以便通过审查,最后种种因果又让他们逃离了看着让人无比向往的私立名校。
电影海报有一个场景特别值得玩味:女主人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上心,颇有凡事巨细靡遗的作风。一旦事情朝着她不期望的方向发展,女主人就会对着丈夫碎碎念,万一我们的孩子做了不好的事,然后变得十分沮丧,最后开始吸毒……整个过程是作为一个“烂梗”穿插了全片。她的丈夫甚至也开始吐槽,为什么你的每个假设最后都是以皮娅(他们的女儿)最后会吸毒告终?!
全片的转折从他们决定申请RTE开始。为了通过贫困援助教育计划的审查,主人公一家搬进了贫民窟。到底是怎样的贫民窟?这里没有24小时的热水,这里的主粮是政府配额供应,这里的居民整天为了小事情起争执。总之就是,这里的一切看起来都糟透了。然而,为了女儿的前途,一家人小心翼翼的开始了伪装穷人的生活。
剧照先是男主人开始和真正的穷人一样在食品工厂做流水线工人,做惯了商人的他到了工厂反而变得笨手笨脚的,频频被工头骂,甚至还被扣了工资。回到家里老婆问挣了多少钱,只能回答“挣的钱还没扣的多”。而女主人这边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公共水管接水被街坊抢了先,还被劈头盖脸骂了一顿。尽管鼓起勇气回击收到了效果,但是情况马上急转直下,因为在接下来的粮食供应站这里采用同样的办法最后只能讨个苦果。当她试着向邻里抱怨的时候,“贫穷哪有那么容易学会。”隔壁邻居的女主人这样告诉她。
当他们终于通过RTE,举家搬回城里的豪宅居住之时,希亚姆,他们在贫民窟的邻居,这个诚实、勤劳穷人的孩子却失去了入学资格,只能去公立学校。主人公夫妇觉得有些过意不去,于是重金资助了希亚姆儿子所在的公立学校。机缘巧合,公立学校的校长告诉了希亚姆是谁捐赠资金时,他跑上门却看见了昔日的旧邻(也就是男主人)。当这个可怜、老实的穷人知道现实后,立刻跑去学校要举报他们。而就当他快要到校长门口时,主人公家的小女儿的一声“希亚姆叔叔”叫住了他,他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告发主人公一家。只是掷地有声地扔下一句“我和你们这些人不一样的是,我不会剥夺他人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
剧照到这里,全片终于迎来了高潮。当你发现你拼命想要得到的东西,却是你一直一来恪守秉持原则的反面,你会怎么做?我们的男主人公选择——坚持他的原则——真诚的做人。这一次,一改他往日软耳朵丈夫的形象,老婆的话也听不进,一心要让女儿转学。因为他发现,电视里看来秉公执法校长原来暗地里是一个买卖学位的生意人。在学校的学期典礼上,一群来自公立学校的孩子带来了精彩的演出,男主人公随即站上舞台,质问在场的家长:“这群来自公立学校的孩子们同样出色,而我们学校的校长,要求我们的孩子只能说英文,强调less is more,我并没有觉得我的孩子能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随即,男主把女校长买卖学位的事一一说出。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台下的家长们只是面面相觑,并没有觉得男主人公的做法有多么高尚和正义。现场除了主人公的妻子,甚至没有人为他鼓掌。故事的最后,小女孩当然是转学了,回到那所他们捐助的公立学校念书。
剧照故事讲完了,但我看的时候却意犹未尽,更是触景生情。学区房、学位买卖,这些词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现实就是我们国内的大多数家长都和影片中台下的家长观众一样,对这些事情仿佛习以为常。值得探讨的是,当我们发现这些本该教书育人的老师们,都变成势利眼,变成吸血鬼,我们怎么还认为孩子们能够从他们身上学会做一个正直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