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功成,身退

功成,身退

作者: 紅火姑娘 | 来源:发表于2019-02-19 19:07 被阅读0次

今日读张良与黄石公,仅八个字——遂去,無他言,不復見。

說實話,聽老師講這八個字的時候,我的內心是被嚇了一跳的!

就八个字啊,八个我们瞄一眼就过的字,八个解释起来也就一句话的字,何以可以讲它足足一小时呢!由此,我不得不好好看待这八个字——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这八个字里透着一股极强的能量,强烈到再不多说一言一语,但足矣叫张良回味一辈子,受益一辈子。

于黄石公来说,他对张良之间的教,已在十五天里全部完成了,所以他就是那般果决的离开了。该他做的,他能做的,已经做完。功已成,他便无一分一毫留恋的离去。功成身退,这有多少人能做到如此洒脱。这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智慧。

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其他的,绝对拿得起放得下!

放在尔等我辈身上,想做的太多,想说的太多,想要的还是太多。想做的,却多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说的,却多是絮絮叨叨毫无重点;想要的,却多是想天掉馅饼。

回到教育,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话——都跟你说了百十遍了,你怎么就是不改!说百十遍有用吗?很显然的,没用!

那你还说!!!

所以,教育不是要你一直不停的说。言传身教,重点还在身教。黄石公一个转身就走,想想那画面,必定是勾得张良心痒痒。日复一日,何须多言,他自己就已经知道了其中的道理。

再者,你天天说个不停,早就没人想听了。不仅不想听,甚至就是要跟你对着干。

老师说,中国人的骨子里透着古怪,我们从来都不会与人直来直往,我们习惯用的是迂回的方式。明明说三却道四,明明指桑却骂槐,明明挂着羊头却卖着狗肉。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底蕴。所以说,别想捡便宜算计着两点之间直线最短,那是几何学,不是人性。

当你在心里默默哀悼为什么你说了百十遍,别人还是不听你说的话,有些人却三言两语就能达成效果时,你就要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

别人想听的话,不在于多少,而在于份量!话语的份量从何而来?在于你对自己的把握!

遂去,无他言,不复见。

相关文章

  • 功成,身退

    今日读张良与黄石公,仅八个字——遂去,無他言,不復見。 說實話,聽老師講這八個字的時候,我的內心是被嚇了一跳的! ...

  • 功成而身退

    身退即敛藏不表露,老子要人在完成功业之后,不炫耀功劳,不露锋芒,不咄咄逼人。 可见老子所说的身...

  • 功成身退、功述身退

    “功成身退”不是老子的思想,老子倡导的是“功述身退”。 如果把“功”与“成”联系在一起的话,就永远做不到“身退”,...

  • 功成,名遂,身退

    老子《道德经》有云: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

  • 唐代诗人胡曾评史诗叹李斯

    “上蔡城外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咸阳血染衣。”

  • 自嘲

    常有壮志立豪门。 只道连年病缠身。 不及聪明先绝顶。 待到身退未功成。

  • 迎天宫二号荣归 (七绝)

    宫舟牵手惊天吻, 千日任劳善始终。 使命功成身顺退, 回家瞩目壮行空。

  • 功 遂 身 退 , 天 之 道 也 。正反奇解

    功 遂 身 退 , 天 之 道 也 。正反奇解 功 遂 身 ,退 天 之 道 也 。正解 自古以来我们都有的时来天...

  • 《雍正王朝》邬思道为什么在雍正登基后离开

    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范蠡和文种共同辅佐越王勾践登上帝位,范蠡身退,文种不听范蠡劝告。最后落得被勾践赐死。狡兔...

  • 古人咏史绝句二首

    《上蔡》 唐•胡曾 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 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咸阳血染衣。 《虞姬墓》 宋•范成大 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功成,身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nf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