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抄写《物理学之“道”》

抄写《物理学之“道”》

作者: 追随的脚步 | 来源:发表于2018-03-08 22:18 被阅读0次

                    译者前言

《物理学之“道”――近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是一部国际畅销书,从1976年初版到1988年,即已销售50万册以上,并被译成12种语言。

这本书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一些有影响的报刊称誉“他是一位非凡的作者”的“一部有实在价值的开创性著作(华盛顿邮报)”。“这本书倍受欢迎,发人深思,论述精辟……他将受到读者们多年的钟爱”(时代杂志教育增刊)。“一部才华横溢的畅销书……明唽的探讨了印度教、佛教和道教的哲理,说明他们与加速器上最近的发现惊人地相似”(纽约杂志)“一部开创性的书……我极力向一般读者和科学家们推荐它”(今日物理学)。

本书的作者卡普拉恩理论物理学家、系统论专家和作家。他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是美国加利福尼亚洲伯克利艾尔蒙伍德研究所的创办人和主持人。这一国际机构研究新的生态学观念,并且用来解决当前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

除本书外卡普拉还著有另一部畅销书《转折点:科学、社会和复苏的文化》,并于斯普莱特纳克合著《绿色的政治》。

编写本书的目的旨在探讨近代物理学的概念与东方哲学和宗教传统中的基本思想之间的联系。

近代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仅限于科学和技术方面,他也扩展到思想和文化的领域,导致人们宇宙观的根本纠正。例如,亚原子物理学关于物质、空间、时间以及因果关系等等基本概念,就与经典物理学的传统认识截然不同,而这些概念在我们观察世界时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它们的彻底变革必然是我们的宇宙观发生变化。近几年来这些变化引起许多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广泛的讨论。本书作者指出,他们全都说明近代物理学的概念与东方宗教哲学思想惊人地相似,正如著名物理学家海森伯所说:“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中,最有成效的发展几乎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思想的交汇点上,他们可能发源于人类文化中十分不同的部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宗教传统。因此如果他们真正地汇合,也就是说,如果他们之间至少关联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于发生的相互作用,那么我们就可以预期将以新颖有趣的发展。”这本书所探讨的课题正是古代东方哲学与近代物理学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的交汇。无疑将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书的读者对象既包括那些对东方神秘主义感兴趣,但不一定懂得物理学的一般读者,也包括那些从未接触过东方宗教哲学的物理学家们。作者在介绍时间――空间、场、夸克和宇宙的对称性近代物理学的概念和理论时,避免用任何数学公式和专业语言,同时对东方宗教哲学进行了清晰明晰的讨论。

东方宇宙观的两个基本要素是宇宙的对立统一性及其固有的动态性质。在认识论上强调直接的体验,并且认为人不可能绝对客观的认识世界。各种门派的东方哲学的共同特点就是认为万物都是宇宙整体中的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同一终极实在的不同表现。这就是印度教的“梵”,佛教的“法身”,道教的“道”。印度教认为,所有形式的存在都是相对的,流动的,永远变化的“幻”,其动是“业”,佛教的四谛说明了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瞬息即逝,不断产生和消亡的;死守以错误观点为基础的生活是无益的,即“无明”;企图将瞬变的事物看成是永恒的就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即“轮回”;摆脱“轮回”达到“涅盘”就是获得佛性。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万物统一在“道”中,“道”的主要特点就是无休止的自发运动和变化的循环性;“阴”和“阳”是变化圈的两级,“道”的所有表现形式都是这两种对立面相互作用的结果。

宇宙的基本统一性也是近代物理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在亚原子的层次上,粒子既可分割,又不可分割;物质是连续的又是分立的;能量和物质不过是同一实在的不同表现;空间和时间这两个似乎截然不同的概念在相对论中得到了统一;海森伯测不准原理指出,无法同时精确测定粒子的位置和动量,说明在观察微观世界时,我们无法作为纯客观的观察者,而不介入和影响被观察的事物。

对立统一的最好例子是微观世界的波-粒二重性,光以光子的形式发射或被吸收,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间传播,它既是粒子又是波。量子理论阐明了物质的亚原子单元也是具有波-粒二重性,他们在时间和空间的存在都不是完全确定的,不能借因果关系作预测,只能用概率来表示。

量子理论和相对论近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相对论认为时间并不独立于空间,二者密切联系,构成四维的“时-空连续体”。广义相对论认为,引力具有时间和空间弯曲的效应,时-空的整体结构依赖于物质在宇宙中的分布,从而彻底的抛弃了经典力学关于绝对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由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是描述自然现象的基础,他们的变革必然引起我们对自然的认识的根本改变,其重要结果之一就是认识到质量是能量存在的一种形式。

物质与空间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引进了场的概念,经典场论认为,场是物理实体,对他们进行研究可以不涉及有形的物体。相对论将电场和磁场统一起来,提出了电场的概念。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指出,引力场等价于空间的结构,物质无法与他的引力场相分离,引力场也无法与弯曲的空间相分离。于是,物质与空间就被看成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整体。

古代东方哲学认为“空”、“无”或“道”是产生一切有形实体的基础。中国哲学中的“气”所表达的思想,与近代物理学中的场极其相似,量子场论认为,场是连续的,在空间中无处不在,同时它又是不连续性和具有粒子性的。物质的这两方面永远不停的相互转化,在运动过程中体现着它们的统一。古代东方哲学强调二者之间的动态的统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谓色,指的就是有形的物质。

在高能物理实验中,粒子可以相互转化,能够从能量中产生又复归于能量,粒子的性质能通过他们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了解。量子场论认为,粒子只不过是场在局部区域的凝聚,有形的物质和现象只不过是基本实体的暂时表现。这种思想不仅是量子场论的基本要素,也是古代东方宇宙观的基本要素。

按照量子理论,当一个亚原子粒子被限制在很小的空间里,它的反应将是运动,所限制的区域越小,运动越快,这就是典型的量子效应。束缚在分子、原子和核结构里的粒子具有内禀的运动倾向。

宇宙的动态本质不仅表现在微观世界里,而且也表现在宇宙空间中。近代天文学最重大的进展之一是发现星系在逃逸,宇宙在膨胀,旋转着的氢气收缩成星体,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升温,成为天空中的火球;当大部分氢燃料耗尽时,星体开始膨胀,最后在重力坍塌中再次收缩,有可能导致巨大的爆炸,甚至成为黑洞。对宇宙的这种周期性膨胀和收缩的看法也出现在古印度的神话中,印度教徒把宇宙描写为周期性膨胀和收缩的,并把每一周期的开始与终了之间的期间称为“劫”。

在讨论了近代物理学关于时间与空间,物质与真空,以及因果关系等等重要的基本概念与东方哲学的相似性以后,作者进一步深入浅出的介绍了自己发现的300多种亚原子粒子和他们的共振态的基本性质,18种夸克和他们的对称性,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力,费曼图,幺正性原理论,s矩阵理论和靴拌理论高能物理学的研究成果,揭示了最新的物理学概念与古代东方哲学思想惊人地相似。

作者指出,承认近代物理学家与东方神秘主义者宇宙观的相似性,并不意味着科学家们应当放弃科学的研究方法,而像古代哲学家一样去静坐沉思,凭直觉去感知宇宙的奥秘。我们只能认为他们是人类精神的两个方面,一种是理性的能力,一种是直觉的能力,它们是不同的,优势互补的,不能通过一个来理解另一个,也无法从一个推出另一个,两者都是需要的,并且只有相互补充,才能更全面的认识世界。

这本书远非资料的汇编,作者精辟的论述极富启发性,它能激发一般读者探索宇宙奥秘的强烈愿望,并引起物理学家们对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更深刻的思考。

已故陆祖荫教授生前对本书的翻译出版极为关注,这一译本的出版,寄托着泽者对他永久的纪念。

相关文章

  • 抄写《物理学之“道”》

    译者前言 《物理学之“道”――近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是一部国际畅销书,从1976年初版到1...

  • 《物理学之“道” 》

    年轻时,投身在汲汲营营的生活当中,似乎从来没有一时驻足思索过这个世界的真正面貌和生而为人的意义所在。年近四十,经历...

  • 五级攻城狮

    苏联著名的物理学家朗道,提出了一种按照水平和贡献划分物理学家的方法,被称为物理学家的等级。 按照朗道的理论,物理学...

  • 道注 之 天下贵

    今日抄写第二十五章 道注,依然困惑,似懂非懂。于是查了度娘如下: 德篇-第二十五章 道注 【原文】 道者,万物之注...

  • 工程师修炼之路

    著名前苏联物理学家朗道(https://zh.wikipedia.org/wiki/朗道)曾经给出过一个五级物理学...

  • 一首简单的情歌

    他很喜欢溪抄写给他的《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

  • 【文心雕龙】原道(抄写)

  • 2020-08-21

    挑战坚持,抄写道德经。每天抄一章,看能不能坚持抄完。 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之...

  • 2020-08-27

    挑战坚持,抄写道德经。每天抄一章,看能不能坚持抄完。 二十一章 孔得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

  • 科幻小说|东方华尔街-52

    科幻小说|东方华尔街-52 证悟阴阳之道 第七天,陈昊强抄写《德道经》时,又读到了其中的三句:“反也者,道之动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抄写《物理学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ns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