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镇原县一位姓刘的男大学生成为了举国关注的人物。
他和同县不同村的一个女孩结识,经过一年多的交往,双方情投意合,成为了一对令人羡慕的情侣。
女孩的父母也没有提出异议,只是淡淡地表示,按照当地的习俗,男方首先要拿出28.8万元的最低彩礼。还暂时没有提到房子和汽车。
刘姓男生的家庭应该不是特别富裕,拿不出这一笔钱款。于是,他通过网络给县长写了一封信,希望县长出面,彻底整治这种高价彩礼现象。
消息传出,立刻引发了大众的讨论和争议。
有人说,刘姓男生格局太小。拿不起彩礼,可以很体面地提出分手,而不是以这样的方式哗众取宠,到头来弄得里外不是人。
也有人认为,漫天索要彩礼的行为绝不可取,也不能姑息。不妨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狠狠地打击这股歪风。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非对错,一时间难以厘清。
说心里话,我的儿子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难免要涉及到彩礼的话题。况且在我们的老家,彩礼费一直蛮高的。
妻子整日里担心,想着如何把这个问题完美地解决。毕竟,我们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家庭。
我笑着告诉妻子,咱们想办法就是了。再说了,人家辛辛苦苦养育了二十多年的女儿,总不能没有任何条件地送到咱们家吧?
妻子颇为不满地回答,你就可劲贫吧。当年我嫁给你的时候,你给我家不但不拿彩礼,还得我们家倒贴,你怎么不提呢。
她的话没错。
那个时候,我们家比较贫穷。岳父一直经商,日子相对好上许多。看到我们俩感情很深,他和岳母不反对,还大力提供支持,终于成就了我们。
其实,我对女方索要彩礼真的觉得没有不妥之处。
这么讲吧,在中国,彩礼的存在早已根深蒂固,个中状况极为复杂,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的根治。
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别说几万元,几十万元,在经济发达的地方,上百万,千万的彩礼都不为过。
更直白地说,他就是一种市场经济,当事人完全有能力把控。压根不值得大惊小怪。这也是刘姓男生饱受大伙质疑的重要原因。
另外,如果男女双方感情真挚,特别是男方具有一定的发展实力(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潜力股),女方对彩礼更是没有太多的强求,会心甘情愿地委身下嫁。
有这么一个小笑话。有人问一位男人对彩礼的看法,他满脸激动地说,就是封建陋习,要坚决铲除。
再问他有几个孩子,他很幸福地回答,三个儿子。
虽然是一个故事,但折射出来的道理,想必每一个人都明白。不管任何事情,对谁有利,谁就会有着冠冕堂皇的说法。
所以,不妨以一种客观的态度看待彩礼现象,不需大张旗鼓张扬,也无需妄自菲薄。只要顺其自然,一切水到渠成。(文/孙新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