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858398/e669f9d44ad9b9ff.jpg)
一直以来,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下,我们都会被要求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小父母就对我说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要做到别人要求的标准,去取得别人的肯定。那我们有好好问过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子的人么?
最近看了电影 《蒙娜丽莎的微笑》 ,故事发生在1953年的美国,第二次妇女解放运动逐渐兴起,女性的地位有所改善。但是强烈的封建思想仍深深束缚着当时的女性,即使在卫斯理这所著名的女子大学,学生们都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从小接受过优秀的教育。但学院对学生的教育不是教他们如何获得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知识,而把她们的成功与否定交由丈夫去定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9858398/cd2d21ce1e2954d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858398/e087b07c97fadfb9.jpg)
新来的艺术史老师凯瑟琳沃森,决定对这个学校做出一些改变,挑战学校的传统,她鼓励学生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带学生去欣赏杰克逊波洛克的画。她想要教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选择的能力。
聪明、漂亮的学生贝蒂是学校传统的捍卫者,她认为婚姻是最重要的事情。很多时候真正让我们伤心的不是外界对女性的伤害,而是我们对自己禁锢,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愿跳出这个束缚,那才是真的可怕。当贝蒂以为她实现了人生最完美的事情,却发现丈夫出轨。她开始反思,看到蒙娜丽莎图片的时候,他对母亲提出疑问,“她在微笑,她幸福么?她看上去很幸福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而作为贝蒂的妈妈,根本不关心女儿是否幸福,重要的是别告诉别人,家丑不可外扬。在别人眼中的贝蒂很幸福,可只有贝蒂自己知道背后的痛苦。
这部反映美国50年代女性意识觉醒的电影,放 到今天也很贴切。不管没结婚的女性多么优秀,在别人眼中也是“没有男人想要她”。所以人们宁可自己痛苦也要维护一种完美的假象,活给别人看。最后贝蒂毅然选择离婚,她成长了。
影片后面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被凯瑟琳寄予很大期望琼斯放弃了去耶鲁大学深造的机会,凯瑟琳想要说服她,琼说出自己内心的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9858398/5a9e783cf028d60e.jpg)
与影片前面不同的是回归家庭,是琼斯认真思考后自主的选择。对于琼斯来说选择结婚是她最想做的。
而这时候凯瑟琳意识到自己也囚禁了学生们的思想,她一直告诉学生们做自己想做的,但现在她却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琼斯身上。
凯瑟琳认识到“为了别人改变,是对自己不诚实。”
有时候我们常常会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抱着拯救者的心态去要求别人,但是我们拯救不了谁,除了你自己。我们需要做的事尊重别人的选择。
无论是选择离婚的贝蒂,还是为了结婚放弃深造机会的琼斯,她们都是经过思考,发自内心做出了选择,这就足够了。
影片最后那群可爱的女孩子们骑着自行车来送别老师,充满了活力。凯瑟琳教会女学生们用新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也不能左右他们的想法。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选择,自由选择人生的权力,遵循内心的想法,只有你自己可以决定你是怎么样的 。
![](https://img.haomeiwen.com/i9858398/501a38f7cfd73cb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