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改作文,真不容易。这篇题为《成长》的作文,耗费了我近2小时。
周一的课结束了,我走到教室外。孩子跟了上来,认真地说:“老师,这篇作文我写得用心,您帮我好好改改。”我嗯嗯几声,把他的作文带回了家。
他开头便说成长有两种词性,一种是动词,一种是名词。名词又怎么样,动词又怎么样。我读着读着,真心费劲呀。读起来既别扭又不明白他真心的表达。
后面更是“惨不忍睹”。孩子想表达奶奶对他的爱。但奶奶的外貌,一直读到文章最后,都没有具体形象的描写,读者如何感受奶奶呢?第二自然段选取的素材,与文章中心真是联系不紧,可以简述,甚至一笔带过,加入奶奶形象描写。
第三自然段,提到了奶奶对他的好。情和景的交融始终不够。看他的文字,我想起了小时候姥姥给我抓蝴蝶的情景。姥姥慢慢走进草丛,不发出一点声响,手小心翼翼地伸向前,慢慢靠近停在花上的蝴蝶。两指猛然向前一捏,牢牢捏住了蝴蝶的双翅。我看着那彩色的蝴蝶,高兴地拍着巴掌,蹦跳起来。
这个孩子关键的细节提取不出来,叙述只是流水账。我只能靠着想象,尽量抽取细节加以描述。既然是作文,就要有章法。我又找了二篇套路作文,作为范文参照修改。要考虑提取事件特征细节,要考虑满足套路作文的章法。不知不觉,时间用了近2小时。
这也是好事。所谓教学相长嘛,用孩子的素材,我自己亲自写,怎么可能不提高?
通过这几次改作文,我也慢慢有了明白。有些孩子不容易教,初三的年级这个作文水平,又不愿意写,如何是好呢?
慢慢带吧,用一句我们常说的话来讲,成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不容易,也要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