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天晚上十点出成绩,我处于紧张状态,适合写写文字,降压!
今天参加答辩,为了避免手气抽签到后面的等待尴尬,我带着成尚荣先生的这本书去现场。同事看着我带着书,顺口说了一句:哎,现在忙得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旁边的人都有同感,我亦然。我的看书,在周一至周五基本上属于抓着书就看,周末才能静下心来翻一翻。典型的“见缝插针式读书”,这种读书方式,我往往会受一句话的影响,而思考更多。
今天的读书,我最受感染的就是于漪老师说的“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下面是摘录内容:
文章总有自己的“文眼”。“于漪老师说:“‘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的‘文眼’,当是学生。
中华传统文化是于漪老师“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的厚重底色。她的为师之德,是中华文化之美德,她的心中永远亮着一盏中国灯。
“做教师”这篇大文章,绝不能有“错字”,育人就在每一个细节中。
于漪老师不仅注重细节育人、学科育人,还注重整体育人。
对照于老师的大文章,我想到习近平主席提到的四有好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也想到,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习主席提的是方向,于老师正是践行的代表,或者说,习主席正是从一代代教育家的身上提取出来的符合中国发展的好教师形象。
做教师是一篇大文章,做为我个人,是有些畏惧“大”的概念。我现在经常能发现一些细小教育中的违背常识的问题,经常能看到因老师自身认识不足而造成的教育偏差。能做到完美,其实真的很少很少,我们一直都是行进在理想的路上。这使我越来越对教育产生一种敬畏感,也会更加重视一些事件背后的原因。
今天听张文质老师的8分钟演说,很喜欢今天的题目:在反省中做父母,慢慢就会有更多的教育智慧。我是实践者与受益者,我觉得,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老师:在反省中做教师,慢慢就会有更多的教育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