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细雨中呼喊

在细雨中呼喊

作者: 潇子雯 | 来源:发表于2020-07-19 19:40 被阅读0次

今天我在看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发现它的风格和杜拉斯的《情人》相似。我很喜欢这种细腻的内心描写。

淡淡的忧伤与欢乐在文字中拂动,像是春风独有的“三分暖意七分寒”。

“我”和苏宇的友谊,像是宁静河边的月光,溶进了水里,也在心里流淌。“我”的朋友苏宇,他在别人眼中只是一个安静少言的平凡人物,高中时,在一个小巷里抱了一个少妇,被批为流氓犯,进行劳改,出来工作后,却因为脑血管破裂,在19岁时的一个清晨死去。

“我”在儿时,羡慕过苏宇,他和弟弟有时会在一棵树下,背着对方走一段路,再放下,换一个人背,我看着他们笨拙的动作和欢乐的笑容,到以后修建起了围墙,就只能通过那里传来的嬉笑,猜测他们又在树下玩着那种游戏。

苏宇,他跑到“我”家,知道我在田埂上,过来告诉“我”,他要工作了。然而,“我”找到工作后,却不能像他那样,跑到他那里告诉一声了。

幸福和绝望,就是这样平静地如月光撒下,欢乐和忧伤也是淡淡的,所有的苦痛都是书里的,但是又是那么真实。

相关文章

  • 老公为我赋诗一首之十八

    在细雨中呼喊, 旧世悲催, 岁月悲戚。 在细雨中呼喊, 人性百态, 生活百变。 在细雨中呼喊, 情随时移, 爱因时...

  • 在细雨中呼喊

    我不再装模作样的拥有很多朋友 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 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

  • 在细雨中呼喊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 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 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

  • 《在细雨中呼喊》

    书中以第一人称“我”,从孙光林的角度阐述了他从六岁到二十岁的感受和记忆,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六岁左右的记忆是模糊的...

  • 在细雨中呼喊

    003-2018年4月第1本书《在细雨中呼喊》 读这本书勾起了我小时候的很多感受。成长过程中的无知、孤单、虚荣、恐...

  • 在细雨中呼喊

    当我们凶狠地对待这个世界时 这个世界突然变得温文尔雅 -余华 也许冷雨悲伤逆流成河的故事 终被时代曲折冲洗过 成为...

  • 在细雨中呼喊

    这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它的结构来源于对时间的感受,也是本书作者与书中人物的约会。在这本书中我找不到人性的善,也许只...

  • 在大雨中呼喊

    我确定,我不再喜欢下雨天。 连绵不绝的阴雨天气,让这个世界变得压抑,无时无刻不在消磨我的意志,最后连叹气都变得慵懒...

  • 在细雨中呼喊

    我同绝大多数人似的走到了青年时代,头脑与精神似山野般青葱繁茂的一段,老者对我们羡慕,幼童又满心期望,然而这些描述...

  • 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的标题总是很好,《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就是以一次一次的卖血为线索的。而最近读完的《在细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细雨中呼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urk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