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虽然是个地道的农民,作为家里的主心骨,他总是能在大方向上保持正确性。
第一,支持子女教育。生于农村的我,家里面共有五个兄弟姐妹。在那个年代,虽说是九年义务教育,但是还要交书本费、学费、教育附加费等等,不像现在读书只管伙食费就够了。一个人的花费不算多,但是乘以五那就不是一个小的数目了。家里面的收入在当地算是跟得上普通水平,但是因为诶读书的人多,所以日子过得紧巴巴。但父亲永远都是一句话,只有你们愿意读书,砸锅卖铁也会送。而且,也不会重男轻女。五个兄弟姐妹出了四个大学生,真的很不容易。正是父亲这么支持教育,不然家里的五兄妹肯定有一两个在家种地。
第二,敢为第一。在1993年左右,那时候整个镇的人基本上只会种像木薯、甘蔗这些技术要求不高,收益也不高的经济作物(木薯、甘蔗属于“粗放型”作物,种植面积比较大收益才会大)。父亲了解到香蕉价格较高,于是有了种植香蕉的想法,并且弄来了一本《香蕉种植技术》,那那本书封面就像周星驰电影里面那边《演员的自我修养》,然后就付诸行动了。按照《香蕉种植技术》说的,香蕉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所以家里一般的水田经过改造后就种上了香蕉。但后来知道种在水田里是不行的。所以那一年的香蕉收成很差。碰巧那年又发大水,淹了家里几块水田,收到的大米都不够七张嘴吃饭。那一年,很多时候没有饭吃,只能喝粥。在我这个年纪,我成了少数挨过饿的人……
但父亲没有放弃,经过不断的摸索也找到了路子,香蕉越长越好了……
第三,胆大。因为种了香蕉,家庭条件变得稍微好些了,但是我们几个子女也全部到了上学的年龄了,家里的开支也变大了很多。这时候父亲决定扩大香蕉的种植面积,但母亲有点反对,怕遇到风险,父亲就说,“家里开销那么大,胆子要大点,不种多一点怎么行?”。就这样,香蕉就越种越多,在我们那个地方还种出了名气,人们就叫父亲为“蕉王”。正是这个“蕉王”,支撑了家里四个大学生的开销,真的很不容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