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抖音连线或是我们的线上课上,很多家长咨询孩子玩游戏的问题。当他们感到忧虑、无助,从而陷入一种“家长越不让玩,孩子越想玩;不管不行,一管就吵”的恶性循环之中。
但是任何一个事物其实都是双刃剑,游戏也不离外。如果能合理利用游戏,游戏就会“变废为宝”,对孩子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不至于让家长谈手机、谈游戏色变。
今天我们就关于游戏好的一面来谈谈。
首先,游戏中的一些游戏程序,比如通关、升级、徽章系统、分数系统或者排行榜系统等,满足了孩子内心需要陪伴、反馈和成就感的需求。
当一个家庭中父母不能给予孩子深度陪伴时,当一个孩子在家里感受不到爱时,就会去游戏的世界里寻找。于是游戏就开始陪伴孩子的成长。
家长有时不会及时给孩子反馈,或者以错误的方式给孩子反馈,但游戏不同,游戏会及时准确地给予认可、激励和回报,没有任何说教,失败了也不会有批评。最多说一句“再来一局”。
而且,游戏里的声音和画面也是一种反馈刺激。孩子在现实世界里得不到的体验在游戏里获得了,自然会喜欢和着迷。
其次,不同的游戏对孩子手眼协调能力、反应能力、思考能力,甚至同伴交往能力都有不可忽视的提高和促进。
比如“击杀对面玩家控制的角色产生的“我比你强”的优越感和满足感,段位比较中获得的“人际优越感”,虐新家或者带小号时产生的“控制感”和“我就是这么厉害的自我成就感”,与队友合作取胜产生的“合作快感”,与朋友开黑产生的“团体归属感”和“人际互动快感”等等。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游戏很好玩,可以玩;但是如果意志力薄弱,就不是玩游戏,而是被游戏玩了!
所以,我们不能将游戏从孩子的生活里删除,也不必把游戏看作洪水猛兽,这也是引导孩子学会自律和负责任的好机会。但是我们可以让家庭生活更丰富多彩一些,把孩子学习的场所布置得更有学习氛围,把家弄得更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