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下了地铁,走出地铁口,听到了一个小女孩的声音,作为母亲,所以对孩子的声音特别敏感。我看到一个大约3岁左右的小姑娘,站在离地面三层的台阶上,用稚嫩的声音一直在说,“妈妈,你看,我可以跳下来,我可以跳下来。”,可很奇怪,一直没听到母亲的回应,于是我留心找了找,发现她年轻的母亲站在台阶下不远处,看手机。孩子还一直在那边说着,可母亲一直没有理会。一会看她的妈妈拉着她离开了,一只手拉着她,另一只手还在看手机。
手机已经无孔不入地侵入了我们的生活,记得两三年前看过一个视频,一位大咖说,“现在没有人会去偷手机”,当时我觉得很奇怪,只听他说,“因为手机是人体的一个器官,想偷也偷不走啊!“
是啊,手机现在基本上是长在大家手上的,走在大街上,人们不是在一边走一边看手机,就是把手机拿在手上。我自己也是这样的。地铁里无论多么拥挤,人贴着人,背靠着背,可是还是有一些个子高的男生,把手机举过其他人的头顶在看着。我们都离不了这个“器官“了。
可是还是有一些人没有手机,比如说孩子,当家长拿着手机,没空理孩子时,孩子就也想看一下,”什么东西把妈妈都吸引住了?我也想看看。“
我们一直说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坚决不能给孩子手机。这没有错,可是在孩子身边,学着把手机放下是很难的事情。对我来说,陪孩子读书,我可以扔掉手机,但是孩子要睡觉时,我还是想翻看几眼再睡,所以孩子有时会说,“妈妈你还要做事吗?”
有时我在看手机,孩子叫我不要看时,我会以“妈妈在做事”这个理由来回复他,其实有什么事情会比自家的孩子更重要的事情呢?确实有时事情会比较急,需要回复别人,但是大部分事情都不是那么急的。我们已经被手机占用了大部分的精力。
就像我在地铁口遇到的母女,如果孩子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回应,孩子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妈妈的手机比我重要。”
家长们工作了一天,确实想回到家休息一下,刷一下手机,做一下自己的事情。可是,家长也应分出部分时间来陪伴孩子,和孩子说话,陪孩子读书,指导孩子做作业,和孩子一起做游戏。
我也曾在手机上设置了提醒时间,那是专门属于我和孩子开始学习阅读的时间。可是到了那个时间点,自己的事情没有忙完,经常闲不下来,等到停下手中的事,该去和孩子读书了,发现时间比较晚了,也读不了什么书了,这样折腾得孩子睡觉的时间都晚了。
于是我想到一点,把和孩子读书的时间向前挪,我手机设置的提醒时间是9:15,这太晚了。于是在还没有到这个时间时,我就把书拿过来和孩子读了。不管读多少,我把这个动作做了,先形成一个习惯。这样就会形成正向循环,把陪孩子的时间固定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