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管理中,行而不得,反求诸己

管理中,行而不得,反求诸己

作者: 向黎明致敬 | 来源:发表于2017-09-24 01:34 被阅读0次

形而不得,反求诸己究竟说的是什么?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翻译成白话文:

1.爱别人却得不到别人的亲近,那就应该反问自己的仁爱是否不够;

2.管理别人却不能够管理好,那就应反问自己的管理才智是否有问题

3.礼貌待人却得不到别人相应的礼貌,那就应该反问自己的礼貌是否到家。

为什么要反求诸己

最近觉得员工或者同事很消极怠工,没有责任感和积极性,不知道你有没有换一个角度,把时间维度拉得更长一些,你会发现他刚进公司时候是很积极主动的小伙子或者小姑娘,现如今确是消极怠工,对于责任也是相互推诿,这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孟子的话反应在企业管理中:对于不行的员工,从来不是员工不行,永远只有管理者不行。如果真的是员工不行,你没有把不行的员工换掉,那也是你的不行。

管理中从来不是你应该怎么样,他应该怎么样,永远只有我应该怎么样。

作为管理者一定要铭记自己,只要做到管理岗位的那一天开始,下属的责任都将由你来扛。

怎样可以做到反求诸己

看到这里或许会想,既然员工积极性不足,项目和计划也执行不到位,既然没有把不行的员工换掉也是我的原因,那就给组织来个“大换血吧,这样做企业也会掉到一个大坑。

为什么?因为有些员工在你这不行,而在别的地方,就变得“生龙活虎”的,遇到下属“不行”,自己在管理上必须有很清晰的认知。

做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认知:

.所有的企业和人本质上都是合伙关系

.管理公司的排列顺序应该是:战略、组织、人。

一.所有的企业和人本质上都是合伙关系

公司支付员工的工资,员工帮助公司工作,这个自然是理所应当。但是员工和公司本质上就是合伙人关系。

为啥这么说,因为你把员工看成是“工作机器",而人类都是情感动物,员工感觉不到尊重、成长或关心,那也不会全心全意地为投入工作中去,出工不活,也在“情理之中”。

二、管理公司的排列顺序应该是:战略、组织、人。

员工在你的公司,毫无士气,死气沉沉,工作没有责任心。但是跳槽到别的公司,居然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生龙活虎,工作中也激情四射。

所以员工态度有问题一定要先看战略,组织,最后在看人,不是先看人,而是最后在看人。

举个例子:

亚当斯密曾经举过一个栗子:面包师和猪肉贩子,尽其所能向你提供,最好的面包和最好的猪肉,他们不是为了让你吃得很健康,而是要卖出更多的钱,从而让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生活的更好,反而你也得到了最好的东西。

对于员工也是一样,不能单靠人性中基本的逻辑,用人性中基本的善的一面来解决所有的管理问题,一定要让所有人获益这才是管理的基础框架。

作为管理者,或者有志于成为管理者的人,一定要意识到:“发而不中,行而不得,反求诸己。”


参考资料《刘润5分钟商学院》

相关文章

  • 管理中,行而不得,反求诸己

    形而不得,反求诸己究竟说的是什么?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

  • 行而不得,反求诸己

    是什么:反求诸己,就是从所有的问题中,找到自身的原因。 为什么:你永远无法改变别人,只能改变你自己。通过改变自己的...

  • 行而不得,反求诸己

    今天看到孟子《公孙丑上》中有段话是这么说的:“仁者如箭,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

  • 反求诸己

    发而不中,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反求诸己,就是从所有的问题中,找到自身的原因。管理里面从来没有“你应该怎...

  • 自己是一切的根源。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 7.5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 47% @100% Before 5:30 Am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 2019-07-27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 2020-05-17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 反求诸己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管理中,行而不得,反求诸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aa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