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文学家萨特,在《禁闭》中写道:“他人,即地狱。”
这个观点,其实很有意思,他人,就是活生生的个体,为什么跟地狱扯上关系呢?其实,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各种冲突和矛盾,都会造成“地狱”的局面。
在《禁闭》中,萨特描写了三个被囚禁起来的鬼魂,准备下地狱。在等待下地狱期间,这三个鬼魂相互折磨,相互欺骗,相互争斗,以至于各方都痛苦不堪。
后来,他们才明白,不用等待下地狱了,其实他们早已身处于地狱当中。人与人相处,跟他人相伴,所产生的各种问题、矛盾、争夺,就是赤裸裸的地狱本身。
你是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好人,就希望遇到的人都是好人。现实是,你往往遇不到好人,只会遇到算计你的小人。这些小人,让你感受到人性之恶,以及,何谓地狱。
02
有哲学家认为,哪怕这个世界上只存在两个人,都会一方压迫另一方,一方侵犯另一方,而不会有和谐相处的那一天。
比如,在公司里面,部门就两个人,一个是身为职员的你,一个是身为上司的他。上司啥都不干,只会命令你去干活,这就是一方压迫另一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包括人类本身,都存在严重的“竞争淘汰”天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里有一个岗位,引来了1000人的竞争,最终只会有1人上岸,而剩下的999人都会被淘汰。没有人会在乎后者的前途和未来。
如果你身处于竞争关系当中,就会感觉到,竞争的可怕和残酷。人与人之间不会有太多的感情,有的,只是唯利是图的拼命以及算计罢了。
你拼命,我也拼命,各方都在拼命,终究有人会小命不保。你算计,我也算计,各方都在算计,终究每个人都会遍体鳞伤。
你可能会说,人类,为什么不能和谐相处呢?很遗憾地说,这是做不到的,因为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数量、欲望,是无限的。
03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跟“利益”有关。
太史公司马迁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天底下的每个人,都会为了利益而来,也会为了利益而往。一旦失去了利益,人们就会转变方向,选择其他有利益的出路。
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在资源有限,而竞争无限的情况下,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熟悉的“内卷”。
读书的时候,孩子们的关系,表面上看是同学的关系,实际上是竞争者的关系。所以,每个孩子都会为了考高分而竞争,活成考试机器的样子。
工作的时候,职员们的关系,表面上看是同事的关系,实际上是竞争者的关系。所以,每个职员都会为了升职加薪而明争暗斗,各种关系特别复杂。
人群聚集的环境,都会让“他人即是地狱”展现得淋漓尽致。你放过别人,不代表别人放过你。
04
如果你处理不好跟他人的关系,那他人就是你生命中的地狱。
还是拿职场举例子。相信每个人都听过一句话:“上班如坐牢,下班如放监。”
上班就是上班,跟坐牢有什么关系?下班就是下班,跟放监又有什么关联?我们需要从人性的角度来分析。
上班,就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你有你的性格,他有他的三观,而且,受到上司、老板约束,各方的矛盾聚集在一起,让每个上班的人都痛苦。
下班,就是一群人分散出去,你回你家,我回我家,每个人都回归到自我的天地当中,所接触的冲突、矛盾迅速减少,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自由、宁静。
人与人相处,永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每个人的想法、三观、思维、背景不同,那他们就会产生无法避免的矛盾和冲突。
要想降低他人对于自己的影响,那就只有一个办法——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05
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做到这3点。
首先,在别人妥协的情况下,我们也要跟别人妥协。唯有妥协,才能化解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其次,不在乎别人的眼光、看法。别人说什么,做什么,怎么看,怎么想,我们都没必要过分在乎,只需要尊重人与人的多样性就好。
第三,尽量与他人保持合适的距离。人与人靠得太近,是一场劫难,不如离得远一点,井水不犯河水,这“他人即是地狱”才能被有效缓解。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有是非的地方就有江湖。是地狱,还是天堂,全看个人的智慧和选择。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