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都有任性的想法,比如等我有钱了,我想干嘛就干嘛,想上班就上班,想怎么就怎么着。现实生活中大家都是没有那么多钱的,但是不少人还是在任性的活着。我们发现有些人骑车就是任性的要闯红灯,任性的骑行在机动车道路上,任性的变道不使用转向灯,任性的不守时等等。
人想任性可能是种天性,是为了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而做出的行为表现。可是真的可以任性的生活下去或者任性而能活的好吗?我们从三岁小孩的行为来分析下,一个三岁小孩的行为是任性的,看到别人玩具自然会去摸下或是拿在手上不放,这时被拿走的小孩的天性自然是会选择大声哭喊或者动手用力打对方。两个小孩从行为分析都是任性的表现,可是他们的家长能让他们任性吗?哭喊或打人的家长会赶紧阻止他的任性——不能打人!不要哭!拿别人玩具的家长也会阻止自己小孩任性的继续——快把玩具还给人家!不要拿别人的东西,于是任性被他人阻止,可见人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无法任性。上面说到的爱闯红灯、不变灯者、不守时者的任性看似可以继续下去,但是等到交警来处罚甚至等到交通事故受伤或死亡来临,也就无法再任性了。等到被等待者不在信任你也就失去了朋友之时,也就无法再任性了。
阿德勒再《自卑与超越》中说道,人生必须面对的三大问题,人生所面临的所有困难或问题,都源自于在生活中受到的三大制约。其中第二种制约:“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与周围其他人相互关联,任何人都是人类体系中的唯一成员。”就是对人类能否任性的生活的解析。 阿德勒勾画出了人生的意义,一个人交友广泛,人脉极强,左右逢源,事业有成,而且爱生活和睦甜蜜。我们则可以定义为,此类人视“活着”为一个创造的过程,于是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机遇,其间出现的困难反而使他具有了超凡的勇气,因为在他眼中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这就说明:“真正的人生是懂得关注他人、让自己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并积极地为人类的福祉作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