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歇尔博士举办的非暴力沟通研讨班上,一些学员在谈到表达个人需要的畏惧时,一位妈妈突然离开教室,很久都没有回来。
回来时,她说自己36年来,一直在抱怨丈夫不在乎她的感受,苦不堪言。研讨班上,她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从没有和丈夫说过她想要什么。
这位女士回忆说,小时候家里极为贫困,如果提出想拥有一点东西,一家人都会教训她不懂事。于是,她也就不敢说出自己的需要。
在她14岁那年,妹妹阑尾炎手术后得到妈妈给的一个漂亮的小钱包。为了和妹妹同样得到小钱包,她假装生病。
医生无法确诊,要求住院观察。小女孩冒着做手术检查的风险,如愿以偿得到和妹妹一模一样的小钱包。
不幸的是,当护土来查房时,小女孩欣喜地把小钱包递给护士看,护士以为是小女孩的馈赠,也欣然接收,并致谢。
小女孩不知所措,她不知道该怎么要回她用命换来的小钱包。
这个不幸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无法说出自己的需要,会是多么痛苦!渴望中伴随压制、自责、指责和压抑甚至绝望。
为什么无法说出内心的苦?
无法说出的苦,有时是不明了自己的感受,而无法表达。
心理学家罗洛-梅(Rollo May)认为:“成熟的人,十分敏锐,就像听交响乐的不同乐章,不论是热情奔放还是柔和舒缓,他都能体察到细微的起伏。然而,大多数人的感受,像军号声那样单调”
很多时候,倘若身体或者情绪不舒服了,人们往往倾向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非感受,久而久之,就忽视了沟通双方的感受,由此产生的行为,象是听到军号声一样的条件反射,只过脑,不走心。
无法说出的苦,有时是长期压抑的结果。
生活中,碍于种种因素,我们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心不甘情不愿的事,过着隐忍的日子,美其名“能忍”。
殊不知,能忍的背后,暗会着对对方的不满、抱怨和指斥。潜台词就是:你错了这么多,我都忍了。为了孩子,为了家,我必须忍。
最近报道的张扣扣杀人案,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张扣扣13岁那年,目睹自己的母亲被棍打致死,又亲眼看到母亲尸首当众解剖,血腥的场景常浮于脑海,复仇的种子深入内心22年,终于导致寻亲仇杀案,被执行死刑。
压抑的海,吞没了自我,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在沉然中死亡。倘若当年张扣扣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也有人聆听其感受和需要,犯罪行为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无法说出的苦,与沟通方式也有关系。
听到不中听的话,有的人习惯自我辩解,驳斥对方,往往会发生争执和冲突。有的人往往自责自怨,导致内疚,惭愧,甚至厌恶自己。
在沟通时,有的人习惯道德评判,高高在上,唯我独尊。有的人喜欢进行比较,心生不满,作茧自负。有的人常常回避责任,推三阻四,唯唯诺诺。
因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指责、命令,甚至强人所难,人们往忽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也很少去关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对自我无明无知。
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交往中,我们能够同理心彼此的感受和需要,并致力满足彼此的需要,让爱融入生活,那该多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