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我们不是为了财富而努力工作,而是训练自身满足于我们已有的东西;如果我们不去追求名声,而是克服自己对获得别人仰慕的渴望;如果我们不花费时间去谋划怎样伤害一个我们嫉妒的人,而是把时间用来克服自己的嫉妒心;如果我们不用尽心机使自己变得受人欢迎,而是努力维持并完善关系、与我们结交的人成为真正的朋友,那么,我们的生活状况就会更好。
【感想】当我们把聚光灯打在自己的身上并专注于此,不去摧毁也不艳羡他人的闪亮,那么我们会获得安宁与快乐。
2.人类的本质非常像蜜蜂的本质。蜜蜂是不能单独生活的:一只蜜蜂被孤立起来就会死亡。——墨索尼亚斯
【感想】人不怕孤独但怕孤立。
3.考察生活时我们会发现,他人可能是生活所能提供的最大的欢乐源泉,包括爱情和友谊。不过我们也会发现,他们也可能是我们所经历的绝大部分负面情感的起因。
【感想】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哲学理论)
两个人相处,可能会因为不断的矛盾(不是苦大仇深,而是生活中的小摩擦),感情更好。经历过矛盾我们更加了解彼此,找到了相处的最佳模式。
我们容易被我们爱的人伤害是因为我们把自己“交出去了”,我们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于爱的人,得到回应会开心,没有得到回应会伤心。我们的欢乐源泉大多来源于他人,这样并不是不好,过度依赖他人才不好。适度的与他人的链接加上自我的正确认知,我们可以更快乐。
4.显而易见,马可拒绝接受以选择性的方式来尽我们的社会责任这样一种观念。尤其是我们不能简单地逃避和令人讨厌的人打交道,即使这样做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容易一些。但我们也不能为了避免冲突屈服于这些令人讨厌的人。相反,马可声称,我们应当面对他们,并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和他们合作。的确,我们应该对命运安排在我们周围的人表示出“真正的爱”。
【感想】以智慧的方式博爱。
5.马可践行斯多葛主义的最大障碍,似乎是他对人性比较强烈的憎恶。
【感想】人性最复杂最不可控。
6.他因为“用不知疲倦的热情履行他伟大职位的责任”而闻名。而且他一直努力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形成和保持与人们的关系,而且是为了爱他们。
【感想】伟大的人总是胸怀坦荡、广阔,责任感爆棚。
7.激励马可尽到责任的东西,并不是他害怕惩罚,而是他对一种回报的期望。
【感想】一个害怕,一个期望,被动和主动的区别。
8.斯多葛主义者认为,在尽社会责任时,我们是不能够进行选择的:会有这样的时候,就是我们为了共同的利益,必须与令人讨厌、误入歧途或者心术不正的人进行交往。然而,在与谁做朋友的问题上,我们是能够选择的。因此斯多葛主义者建议我们避免与价值观被腐蚀的人做朋友,以免他们的价值观污染我们。相反,我们应该寻求分享我们(正宗斯多葛主义的)的价值观,尤其是那些遵循这些价值观且在生活方面比我们做得更好的人来做朋友。在享受这些友谊的同时,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们身上的优长之处。
【感想】独处和与他人交往都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以目的为前提,便不必纠结于形式。
9.在有这种可能时,我们应该避免和那些价值观被败坏了的人交往,就像我们避免和明显得了流感的人亲吻一样。
【感想】环境决定论,不要小瞧环境对我们个人的影响。
10.当发现自己被某人的缺点激怒时,我们应该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缺点。这样会帮助我们更加理解和体会这个人的过失,从而变得更加包容。还有一个对我们有所帮助的做法,就是要记住,不管这个人正在做什么,我们对他所做事情的厌恶之情都会毫无例外地伤害到我们自己。换句话说,我们的烦恼越多,事情变得会越糟。
【感想】情感态度有反作用力。别人的缺点可以警示自我,帮助我们培养优点。我们对别人产生厌恶也会“污染”自己的能量,我叫它“负能量反弹”吧~嘎嘎。
11.马可建议,我们还能通过抑制我们对别人的想法,减少别人对我们生活的消极影响。
【感想】例如不要和别人比较,也不要让自己受外人干扰。
12.马可认为最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记住没有粗鲁的人这个世界就不能存在,那么我们和他们打交道就会容易得多。
【感想】存在即合理,有对比才有伟大。
13.马可似乎是在提倡一种特殊的宿命论,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宿命论:在与别人打交道时,我们应该基于这样的假设行事,那就是他们天生就是这样一副举止。因此,指望他们不那么令人讨厌是毫无意义的。但是说到这里,我应该补充一下,在别的地方,马可不仅仅表示他人是可以改变的,而且还建议我们应该努力推动这样的改变。也许马可所言是这个意思:尽管改变他人是可能的,但是当我们与他们相处时,告诉自己他们天生就是这样行事作为的,可以使自己少些苦恼。
【感想】如果我们没有改变他人的想法,而是想要影响他人、惠及他人,双方可能都不会那么痛苦。因为这是熏陶不是强制。改变他人这种想法带有侵略性,会伤人伤己。
14.在与令人讨厌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最大的风险是我们会憎恨他们;而仇恨会给我们带来伤害。因此,我们需要努力,以确保这些人不会成功地破坏我们对他们的仁慈感情。
【感想】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对比,就会有博大的胸怀。
15.把这种分析技巧运用到性的问题上,马可发现性只不过是“两个人的摩擦以及一个人射精的释放”而已。因此,高度重视性关系是愚蠢的,而如果为了体验这种关系而搅乱我们的生活,那就更加愚蠢。
【感想】成熟的人可能会说——性,不过如此。讽刺的是,正是因为明面上的大环境总是谈性色变,所以很多的少不经事的人儿对性更好奇,不惜以身试险,酿成一幕幕悲剧。刻意地强调性不那么重要并试图掩盖它的存在,反而勾起人的好奇心,中国性教育任重道远啊。
16.墨索尼亚斯说,一个明智的人是会结婚的,结婚之后,他和妻子都会付出努力,以维系幸福。的确,在一桩好的婚姻之中,两个人会加入一个爱的同盟,会努力给对方比对方给自己更多的关爱。可以想象,这样的婚姻将是非常幸福的。
【感想】我感觉人一生要经历众人合群——一人独处——两人相处才算完满,每一种状态都让人愉快。
17.记住,侮辱你的不是那个辱骂或打击你的人,而是你认为他们正在侮辱你的这种判断。——爱比克泰德
【感想】想到另外一句话,没有人能真正阻挡你前进的脚步,除了你自己。
18.所以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认为需要发展一些策略来防止侮辱激怒我们——即消除侮辱带给我们痛苦的策略。他们的策略之一,是在受到侮辱时停下来想想那些侮辱者所说的是否真实。如果他们所说的是真实的,那么我们就没有什么理由感到沮丧。设想一下,当我们的确是秃头时某人嘲笑我们是秃头。塞涅卡问道:“我们本身是怎样的,又被告知是怎样的,为什么这就一定是一种侮辱呢?”
【感想】我们应该有自我判断的能力,不要因为外界的不客观公正的评价而影响自我认知。
19.一个可以非常有效地消除痛苦的策略是思考侮辱的来源。如果我尊重侮辱的来源,如果我重视他的意见,他批评的言论就不会对我造成打击。
【感想】从根儿上解决问题,重视他人的意见是辩驳他人的开始也是自我反思的手段。
20.正如马可所说,这些人与其说值得我们愤怒,倒不如说值得我们同情。
【感想】他们不值得我们愤怒。我们有限的时间要放在美好的事情上呀。
21.“除非你希望如此,否则他人不会对你造成伤害;只有你认为自己受到伤害时,你才受到了伤害。”
【感想】当你内心足够强大,没有人可以伤害到你。
22.这最后一个建议实际上是将更宽泛的斯多葛主义信念付诸实践,正如爱比克泰德所说:“困扰人们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们对于这些事情的看法。
【感想】事情客观存在,我们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选择不作茧自缚。
23.爱比克泰德也建议使用自我贬低的方法应对侮辱。设想一下,你发现某人总是揭你的短。爱比克泰德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你不要反唇相讥,而是想想他作为一个侮辱者是否称职。例如,你可以这样看待这个侮辱者,如果他非常了解你,他应该一针见血地批评你,可现在他只是指出了你一些无关紧要的毛病,而放过了那些更糟的缺点。
【感想】在没有资格侮辱我的前提下,侮辱的还不对,那么请走出侮辱我的位置。我要自己批判自己,你无权干涉。
24.加图没有生气更没有责怪那个人,反而只是回答说,“不记得被撞了呀。”塞涅卡称,加图以不承认被撞代替了对对方的原谅,显示出更高的精神品质。
【感想】最高级的原谅是“遗忘”伤害。
25.正如塞涅卡指出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不回应恰恰可以使侮辱者不安,使他疑惑我们是否理解了他的侮辱。这样一来,我们剥夺了他因侮辱人而可能得到的快感,由此他自己倒可能会陷入烦恼。
【感想】不被他人影响的我们,可能正因如此会影响到他们对自己的认知。
26.我们不仅是不把他当回事,简直是“目中无他”!没有人愿意被轻视,侮辱者仅会因为我们对他没有反应就感觉受到了侮辱——应对侮辱,不需要反唇相讥,甚至也不需要幽默!
【感想】无视侮辱者就是对他们最大的侮辱。
27.以幽默或完全不理会的方式回应侮辱,也会有一种危险:一些侮辱者非常迟钝,他们意识不到我们对侮辱的不回应其实是对他们的嘲讽;对于他们怎样想我们,我们显示的是一种蔑视。对于我们的这种回应,他们不但不感到羞耻,还可能会因为我们的幽默或不理会而倍受鼓励,并开始以没完没了的侮辱来攻击我们。
【感想】人之贱则无敌,愚蠢的贱人更是无敌。那么怎么应对这种人呢?
28.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斯多葛主义者需要谨记,他惩罚不是因为侮辱者指责了自己,而是因为他要纠正侮辱者不正确的行为。塞涅卡称,这就像训练动物一样:驯马时我们惩罚马匹,是想让它以后服从我们,而不是因为我们对它过去不听话的行为感到生气。
【感想】采取行动不是为了泄愤,而是为了避免侮辱事件再次发生。
29.设想一下,我们遇到一个极度悲伤的女人,爱比克泰德说,我们应该同情她,甚至用自己也悲叹的方式陪她一起悲叹,但这样做时,我们应该小心不要“向内心深处去悲叹”。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表现出悲痛的迹象,但又不允许我们自己去体验悲痛。
【感想】悲痛也可能让我们上瘾。悲叹要适可而止。
30.悲伤是一种消极情绪,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它。如果一个朋友陷入悲伤之中,我们的任务应是帮助他克服悲伤(或者更确切地说,如果我们恰当地将目标内在化,就应该竭尽全力帮助他克服悲痛)。如果我们凭借并非发自内心的哀叹就可以完成这个任务,那就这样做吧。毕竟,我们“陷入”朋友的悲伤中并不会对他有什么帮助,反而会伤害自己。
【感想】有些悲伤只能一人承受。不是他人无情,而是有些悲伤只能一人承受,拉上他人陷入自己的悲伤境况或者自愿沉浸他人的悲伤境况是对他人和自己的折磨与不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