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青年朗诵家吕铭
导读:古人说,只有十年以上才能叫“寒窗”,然而,吕铭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满打满算整整度过了一个齐整的寒窗。这十一年来,他孜孜以求,秉承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拼搏精神,二零零零年九月,幸运终于降临吕家——吕铭以优异的成绩和自身条件考入湖南广播电视学校播音系,成为湖南播音界泰斗路英老师的学生,与时任湖南经视的主持人汪涵和新闻主播魏哲成为“同门师兄弟”。世代为农的吕家,因吕铭彻底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
![](https://img.haomeiwen.com/i7880686/b41b0ae5dfb0f89f.jpg)
一
初次见到吕铭——阳光帅气,浓眉大眼,目光炯炯,耳朵白里透红,轮廓分明,这是给笔者留下的最深印象。三十岁出头的他,履历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家贫志不穷,喷薄向上,少年老成,奋发有为。
八十年代初 ,吕铭出生在湖南永州零陵大山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祖辈辈以农为生,年少时家徒四壁,为此常常揭不开锅。然而,乡亲们回忆说,吕氏一家却以“小吕铭”引以为豪,因为他天资聪慧,声线甜润悠然,四岁开始学数学,五岁能背唐诗宋词,上小学一年级的他就能站在讲台上朗读课文……这为他今后从事声音语言艺术埋下伏笔。
一九九六年秋,时值高中一年级的吕铭,“喜从天降”——吕父为了儿子学习和更好接受外界事物,狠心拿出多年积蓄,买了一台“金星”牌黑白电视机。吕铭回忆称,那台电视机虽然只有十四寸大的屏幕,却足以让他感知整个世界。
吕父告诉笔者,吕铭从那刻起喜欢上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音员罗京的声音,从此与播音结下不解之缘。
古人说,只有十年以上才能叫“寒窗”,然而,吕铭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满打满算整整度过了一个齐整的寒窗。这十一年来,他孜孜以求,秉承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拼搏精神,二零零零年九月,幸运终于降临吕家——
吕铭凭借良好的自身条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广播电视学校播音系,成为湖南播音界泰斗路英老师的学生,与时任湖南经视的主持人汪涵和新闻主播魏哲成为“同门师兄弟”。世代为农的吕家,因吕铭彻底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接到入学通知书那晚,吕父一个劲儿“吧嗒,吧嗒”抽旱烟,他正为儿子的学费愁眉不展,最后他变卖了家里仅有的口粮。命运总是捉弄人,同时上帝又打开一扇明窗。入学后,吕铭虚心学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兢兢业业抓好专业学习。
“我对他印象非常深刻。这个小伙子,内心有股向上的力量,与我的众多学生绝对不一样!”吕铭的老师梅慧女士坦言,她记忆中的吕铭,懂事、纯朴、热心肠,最宝贵的精神就是上进。他有时为了练好播音,一个音节把不准,就对着镜子练习十遍,甚至上百遍……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经过两年大学生活的吕铭,内心的河流更加趋于汹涌。他明白,要想跳出零陵大山,改变命运,必须要不断为自己加码。
大学毕业后,吕铭以全校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选拔到湖南株洲电视台工作,后来又招录到家乡湖南永州宁远电视台,从事新闻播音、采访工作。
![](https://img.haomeiwen.com/i7880686/05517ddf0ae6adab.jpg)
二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十余载岁月悠悠,十余载秉持锐意进取、勇往直前,他用实际行动刻画出新一代青年语言艺术家的时代肖像。走进吕铭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他和著名艺术家瞿弦和老师的合影和一副座右铭——奋斗的青春总有机会。
一位青年播音主持人执著的人生追求直击心灵——隐忍、持久,且朝气蓬勃。
二零零六年十月,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他毅然辞去优越的工作,闯荡长沙。通过十年努力,二零一六年吕铭在湖南长沙市创建“长沙市人艺朗诵团”,同年他正式提出“最美中国话”理念,他认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飞越进步,每个人都有发现美、讴歌美、践行美的需求,作为有声语言工作者更应该要积极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去,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所学专业服务全社会。
吕铭创造性的提出了“最美中国话”理念,并丰富了整个体系,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由此他再次个人出资打造“最美中国话”(普通话)公益服务项目。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标准普通话覆盖湖湘大地 ,吕铭和他的爱心团队开启了新的征程。
二零一七年五月十五日,吕铭以长沙市人艺朗诵团团长的身份与湖南省大众语言艺术研究会朗诵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最美中国话·语言艺术公益行》活动在长沙西湖公园举行。
活动全程由吕铭和湖南省大众语言艺术研究会朗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媛君负责,以及来自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树达学院的八名支教大学生陈璿、何茜琳、王慧珍、刘雅琳等,走进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坪上镇初级中学,给初一的孩子们带去普通话、朗读艺术教学服务,这应该是全国首个以母语教学、语言艺术为核心主题的支教团队。
“语言艺术公益行,旨在传播语言艺术,提升语言艺术审美和鉴别能力,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吕铭说,作为湖南省语言艺术下农村的首次尝试,他希望在这些农村孩子心中埋下一颗种子,一颗对语言魅力充满希望的种子……
出人意料的是,吕铭团队下乡支教的故事引起了校方和家长们的关注与积极回应,后来他们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纷纷被《长沙晚报》和人民网以及中国新闻网等数十家媒体报道。
“人生有三个需求,审美的需求、讴歌美的需求和践行美的需求。”这是吕铭最近在坪上镇初级中学进行“有声语言艺术”讲座交流会上的发言。他表示,语言艺术公益行讲座要为乡村教师传播一些关于普通话、关于朗读的知识。尽管学生们的语言能力虽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但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语言的独特魅力。朗读是语言训练的最佳途径,诗歌是朗读训练的主要文体。这些有声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作为一种介质和工具来展现、传达思想。
![](https://img.haomeiwen.com/i7880686/b4d6f2cef08467c7.jpg)
三
孔夫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在外界看来,吕铭早已不再是湖南零陵大山深处的“农村娃”。
这些年,他在声音艺术领域喷薄而出 ,参加全国上下,大大小小数十种比赛,并以深厚的功底先后荣获中华诵经典诵读成人组“一等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届夏青杯朗诵大赛湖南赛区“特等奖”、“伯乐奖”等,并连续多年担任长沙市中小学艺术展演朗诵专家评委。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吕铭看来,只有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才能为社会、艺术和人类作出更多贡献。自二零零八年以来,陆续在湖南文化音像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播音与主持艺术高考强化培训实用教程》《播音与主持艺术全能实用教程》《文学作品朗诵》《新编播音主持艺考通用教材——播音发声卷》《新编播音主持艺考通用教材——面试实战卷》等近十部著作,以及多次深入湖南各地开展“最美中国话·语言的艺术”公益讲座、举办“最美中国话·青少年语言大赛”等。二零一五年以来连续策划、导演、主持“最美中国话·端午/中秋/新年诗会”和第一届杜鹃花艺术节暨“诗歌里的长沙”2018新年诗会。与此同时,吕铭以良好的声誉和品质,二零一八年在株洲和长沙举办的新年诗会中,他邀请到了著名影视演员、语言艺术家斯琴高娃、丁建华、徐涛、张宏、杨召江、连续、李少平老师等,从艺术程度上大幅提高了晚会的质量,进而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吕铭从事播音主持和语言艺术工作以来,先后为湖南省图书馆、长沙市图书馆、湖南省文化厅湖南文化艺术培训中心、湖南省儿童医院幼儿园、砂子塘小学等各学校、机构和全国各地的播音主持学生和朗诵爱好者的学生进行义务授课,学生受众多达五万余人次。
先后给湖南省委组织部、发改委、巡视办指导、排练语言类节目,给新奥燃气、国税、地税、高新区、华融湘江银行进行语言艺术讲座。同时组织大学生下乡“支教”,把“最美中国话”(普通话)传播、普及乡村人口教育,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以及各大媒体的宣传报道。培养的青少年组学生荣获全国朗诵大赛金奖数名,中央广播电台第四届“夏青杯”朗诵大赛汤翘楚获青少年A组“特等奖”;学生向昕宇获得二零零六年教育部“学宪法讲宪法”全国总决赛“特等奖”;学生雷隽曦、漆嘉怡获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五届夏青杯湖南赛季区青少年B组“特等奖”,学生彭紫晨获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五届夏青杯湖南赛区青少年A组“特等奖”;水电八局盛祺惠参加央企中国电建集团“我们在行动演讲比赛 ”获得全国第一名等,还有学生崔笑二零一七年以全国第六名的成绩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吕老师,胸怀远略,倾囊相授,他的语言艺术和人格魅力深深感染着我们。”崔笑透露,这些年来在吕铭的指导下考上中国传媒大学的博士、播音主持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等共计二十余名;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武汉大学、浙江传媒学院、重庆大学、湖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共计有上百名。
![](https://img.haomeiwen.com/i7880686/1a5b371cff6d5f2b.jpg)
四
追求创造完美,卓越成就完美人生。吕铭的日常生活,常常离不开声音艺术的萦绕。工作之余,经常对着镜子练习发音,他的声音,温暖包容、沉静安宁、声线优美、嗓音浑厚。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吕铭曾参与河北电视台《你最声动》,朗诵《可可西里》《灵魂之舞》等受到著名配音演员孙悦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河北广电首席播音员纪青云等名家的一致好评,著名朗诵艺术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原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瞿弦和谈吕铭朗诵,温暖、饱满,声线恢宏,圆润,时而寂静,时而如暴风雪般。鲜为人知的是:吕铭先后进入中国传媒大学进修学习,并多次与中国播音、配音、朗诵界名家如:方明、雷阳、常亮、李易、孙悦斌、张家声、张妙阳交流学习,他把准声音艺术一线脉搏,贴近专业思想前沿,在朗诵领域求新求变。这与他五年一线播音、配音工作加实践,十余年播音教学实践,积累下的扎实专业基本功和坚实理论功底息息相关。
笔者了解到,吕铭对播音主持业务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语音发声、声音美化训练、新闻播音和朗诵之间存在个体的审美差异,同时播音主持与朗诵专业的理解能力高低与否大大影响语言的艺术价值。在教学过程中,他非常注意对学生兴趣和内在动力的引导,让他们不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同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注重讲究课堂氛围的营造,致力于课堂氛围对学习效果提升的研究,达到快乐学习和教学质量的完美融合。
吕铭认为,朗诵能迅速深入地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情绪,能深刻进入人的心灵深处,使人的灵魂受到波荡、震撼、渲染和升华。朗诵是角色化的表演。语言艺术来源于生活,朴实真挚的语言一定可以感染观众,让观众受到启迪。
胸中有梦,脚下方能生风。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打拼,目前他身上拥有众多荣誉与花环——“最美中国话”理念创始人、公益传播者;中国诗歌学会朗诵演唱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大众语言艺术研究会常务秘书长、朗诵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沙市人艺朗诵团团长;长沙市群众文艺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株洲市人艺朗诵团团长……
然而,提及荣誉和自身建树,他淡淡回应:艺术是全人类的,声音艺术是我人生中最悠扬的乐章。
话音刚落,他消失在苍茫的暮色中,开始新的征途——策划湖南“2018最美中国话•端午诗会”以及今年五月的语言艺术公益支教行动……这就是“八零”后青年才俊吕铭,很难想象,他就是在主持领域和朗诵艺术界频频崭露锋芒,成为众多粉丝追捧的偶像.(文图/彭流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