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路上看到很多交警在维持秩序,突然想起是中招考试了的时间了。娃爸说中考和高考一样都是“大考试”,我说不然为啥别人都说家里俩孩子不能相差三岁呢,因为将来同时一个中考一个高考,家庭氛围至少一学期、甚至一年都是高压状态。
娃爸说一起考试的话更好,俩人都得重视考试,省得一个平常玩耍影响到另一个,说不定俩娃相互鼓励学习状态更好。哈哈,这都是美好愿望了,要是真的这么美好人家至于总结“不能差三岁”嘛!反正我家的俩娃真的是相差三个学年,希望将来他们能让我少操心一点。
聊上学的话题,娃爸说“大考试”都是影响人生的转折点,也确实得重视!其实以前我们那一代人的教育都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就能过上好日子了”,所以从小接触那种教育理念的我确实认认真真好好学习考大学。但是上了大学才知道社会环境已经改变,单纯的一个大学文凭好像也没什么用了,并没有“光宗耀祖”、“衣食无忧”和“飞黄腾达”。
如今上了大学做了最普通的全职妈妈的我,其实已经不再拥有“读书改命”的认识了。我赞成读书学习,赞成终身学习,但是我不再认为仅仅读书就能找到好工作、成为人上人了。所以对于孩子们以后的学习生涯,我也不会在偏执地要求他们必须成为“应试强者”。有基础的生存能力就好,如果再有读书提升身心状态的能力,那是最幸福的事情。
昨天下午我辅导桐宝做作业的时候,他一直挂念着去玩写错了很多题,我批评了他。娃爸私下跟我说:他已经很满足了,因为六岁的桐宝比起曾经八岁才刚上学且什么都学不会的他自己,已经云泥之别。
娃爸说他自己学习方面是很笨的,要不然也不会连初中也没毕业,现在只能干又脏又累的活儿。说到底他还是觉得读书能改变命运,因为自己拥有不了所以想象着“如果上了学”能怎样怎样成功。好在他又能反观自己的“不能”而自洽,做到不逼迫孩子,这也是幸事。
其实除了智商超强和家庭综合能力超强的人,极少有人能做到世俗意义的“成功”。更多的是如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普通人过普通的平常日子,也没什么不好。
我支持读书有用论,因为读书可以明理、可以开阔心境,也可以在困境中支撑信念、寻找解决方法,甚至可以疗愈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