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言
我发了一个朋友圈:成年人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识。在一个落后的思维模型里。即使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复。
这是来自李善友教授的一段话,也引起了很强烈的回应。
也就有了这篇文章的诞生?
也有很多人问我什么是更好的思维模型?
如果你根本都没想,那说明这段话对你来讲还是一段鸡汤文,激励了你一下,一分钟后就又会打回原形!
打破思维模型,远离“谎言”世界!何为更好的思维模型,也就是如何正确地思考?我们需要使用到思维工具!
02,如何正确地思考?
李善友教授给了我们两个思维工具:逻辑性与可证伪性。虽然有些难懂,但却是非常基础的思维训练模板,让你学会远离“谎言”的世界,用正确地逻辑去思考。
人人都是掘地蜂
真正的决策者不是你,而是你的思维模型;当你做决策时,靠的是直觉还是理性思维?谁才是真正的决策者?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掘地蜂有思维吗?
在《穷查理宝典》里,芒格讲了一个故事:有一种蜜蜂叫掘地蜂,它有一种能神奇的能力,挖一个洞,往里面放一些储备的粮食,把娃儿生在里面,然后拉一些粮食进去,等娃儿孵出来之后,让娃儿自己吃粮食,它就不管了。
打破思维模型,远离“谎言”世界!研究蜜蜂的科学家一直盯着它看,发现了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掘地蜂每次把食物拖到洞口时,它并不是立刻把食物拖进去,而是把食物留在洞口,他自己走进洞里面去检查一下它的孩子还在不在,然后再出来,把食物拖进去。
这个行动惊动了科学家。难道掘地蜂有智力吗?它怎么会做这么复杂的动作?它怎么会有观察、判断、决策?
于是,科学家后来尝试把食物移开,离洞口远一点,可是当掘地蜂出来,又找到食物时,还是重复了先前的动作:把食物拖到洞口,停下来,进去检查,再出来拖食物。
科学家重复了40次,结果是掘地蜂永远都在做这样的动作。
后来,科学家突然明白,掘地蜂这种复杂的动作并不是因为它有思维,而是它的基因里,内置了这样一个现验的模式,让它这样来做。
我特别喜欢的哲学家,也是脑神经科学家丹尼尔·丹内特,由此发出疑问:
你凭什么确信你自己不是掘地蜂?
你看起来像一个人一样在思考,你对每一个场景进行判断,做出决策,采取行动。但所有最终的复杂行动,真的是你理性思考的结果吗?
训练如何思考打破思维模型,远离“谎言”世界!
事实上,人的大脑有两种心智,系统一的直觉,由基因决定,甚至连系统二的理性,也不是由主体决定,而是你主体脑子里边,既定的思维模型来决定的。
换句话说,人类有99%的行为,是由基因决定的自发式反映——人人都是掘地蜂。
所以,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里说:
基因是决策者,大脑则是执行者。
我们存在是为基因服务的,帮助基因制造他们的副本。
另外的1%呢?由既定的思维模型决定。我们以为是「我」在做决策,其实是我的「思维模型」在做决策。所以,最有效的学习一定是训练我们如何思考,而不是如何获得信息。
在未来,获得信息越来越不重要, AI(人工智能)甚至可能一下子把芯片植入到你的脑子里。但是如何思考,是我们永远要学习的。
打破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促成了我们人生的边界,打破这些思维模型,就是我们进步的不二法门。如何打破?你需要掌握两个思维工具。
一、思维工具一:逻辑性
世上根本没有真理,大家会感觉很悲伤、惶恐。 我按照什么东西来批判,按照什么东西来决策,按照什么东西来行动呢?世上没有真理,但有暂时的正确。
如果你找到那个正确的理念,你就可以把你的决策、判断、行为建立在正确的基石之上,在这个梯子之上,继续往前走。正确的标准就叫“逻辑”。
逻辑自吻合 ——理论和实践一致;
逻辑他吻合 ——理论和其他公认的理论一致;
逻辑续吻合 ——理论和新信息量达成自吻合。
现在,把你所有的信念,用逻辑的标准检查一下,是不是有一大部分无法通过?
一切科学,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心理学,其目的都在于使我们的经验互相协调,并将它们纳入逻辑系统。 ——爱因斯坦
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正确”的比例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通常的看法是增加,但事实上,信息量的增加不但不意味着正确度的上扬,反而意味着正确度的下降。
因为当新的信息量,与原有的逻辑模型不能发生逻辑续吻合的时候,必须有一个更大的模型,和新的信息量之间发生自吻合,这个时候原有的模型就破溃了,接着,又是一个新的信息量出来,无限循环……
想想看,为什么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技术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我希望你能养成这样一个逻辑训练:
无论你多么喜欢的一个观点,你要检验它背后的逻辑是否自吻合;
无论你多么讨厌的一个观点,你也要检验它背后的逻辑是否自吻合;
一个观点即使再多的人相信,即使再权威的人相信,如果他不符合逻辑,你必须要质疑他;
批判性思维工具二:可证伪性(科学)
西方的科学思维无外4个字:假设证明。其中,对假设进行检验,有两种方法:
实证法。如果一个理论是正确的,就会出现相关的证据,如果相关的证据出现了,证明这个理论对了(XX医院可以治好糖尿病?有证据吗?)。
伪证法。如果一个理论是对的,它就会有相关证据,如果相关证据没有出现,这个理论就是错误的。换句话说,这个理论一定要能够提供出一种让别人证明我错了的方法。(举例:XX医院治好糖尿病,有证据吗?没有,所以你是糖尿病想治好,去XX医院有用吗?医院可以控制血糖?有证据,吃了降糖药,血糖恢复到正常。所以要控制去医院,想治好,去医院没用。)
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常识恰恰相反,在科学界,最重要的是证伪,而不是证实。一个不能提供证伪性的科学,基本主流科学是不相信的。
一个理论在告诉我们什么事情会发生的同时,它一定应该告诉我们,根据这个理论,什么事情不会发生。如果理论认为不会发生的事情发生了,那就证明这个理论错了。
如果某个科学家,堂而皇之地把证明自己可能是错了的扳手交给你,就证明这是一个科学的基础。
卡尔·波普尔在科学哲学里最大的贡献就是,他提出,是否具备可证伪性,是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的第一指标 ——我并不一定要证伪你,但是你一定要具备可证伪性。
波普尔在书里提出,有2种东西都不属于科学,都不可证伪:
弗洛伊德
主流心理学界很鄙视弗洛伊德,原因就是,弗洛伊德有一个主要缺陷: 他提出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看起来非常有道理的假设,但他从未严格地以科学的方式采取关键的第二步,对假设进行证明。
占星术
心理学里面曾提出——小精灵假设。说的是人的大脑里面有两个小精灵,他们控制了人类一切的思想和行为,但有一个问题是,你看不到他。这个小精灵有一个能力,如果你去观察它的时候,它就隐身了。
3,如何去开阔已有的思维模型?打破思维模型,远离“谎言”世界!
1亿美金公司的CEO,靠人力和销售。十亿美金公司的CEO,靠产品和技术。
未来30年,能做到百亿美金公司的CEO都是科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的思考能力足够深,认知边界足够广。
因此,对创业者能力的一个判断,就变成了你是否能从一个“经验型创业者”升级为“认知型创业者”,也就是能否从认知层面把自己的边界推到最远。
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这样一个教育机构,为培养“认知型创业者”而存在。
与其等待,不如我们自己来做。
这里我们把它简称为“开天眼”
“开天眼”的三重境界
第一,靠自己努力向前推。
凭借自我的力量打开边界,虽为伟人之举,却只局限于少数人。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大脑优先进行归纳法、经验学习,所以自己的边界其实很难突破。让自己工作再努力一点,推打开边界的概率或许只有1%,是非常没有效率的方式。
第二,让最厉害的人帮你拓宽边界。
如果鱼能够站在人的视角回看鱼缸,就可以把自己的边界推出去。去请教世界上在某件事情上最牛的人,把边界推到这些人可以触及的地方。
被乔布斯推到极致的边界,叫做产品美学。即便他已去世多年,但至今仍无人企及。
被马斯克推到极致的边界,是让科技发挥最大价值。所以马斯克,是当之无愧的“科技学家”。
被贝索斯推到极致的边界,是用户体验。
第三,思想的边界,才是最远。
人类是生活在思想家的思想通道里。所以,思想的边界才是人类认知边界的最极致,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爱因斯坦的理论可以比爱因斯坦更聪明”。
这就是思想的力量。
04,结语:商业思维打破思维模型,远离“谎言”世界!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读书的——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巴菲特就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查理·芒格
人人都是掘地蜂,我们以为的理性决策,不过是对既定思维的自发式反应。
决定你层次的不是知识量多少,而是心智模型高低。
有人读了很多书,变成了高手;
更多人终日学习,却依旧平庸。
为什么?
今天是一个学习的时代,终身学习成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
对很多人来说,每天不在朋友圈晒一晒自己新的学习成果——读的书或文章也好、摘抄的金句也好、面见高人的心得也罢——就会觉得这一天过得很low,没逼格。
换个更形象的说法:为什么我读了很多书,人生依旧迷茫;为什么我上过很多课,依然并没有什么卵用?
还记得掘地蜂的故事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个让人高下立现的“学习背后的道理”。
为什么很多行业老手,专业技能非常娴熟,
人生却不过尔尔,并没有绽放太多光彩?
“一万小时定律”有着巨大的缺陷——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并不必然导向成功,甚至能把你练废。
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之间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是否掌握了套路。
刻意练习者的成功公式:成功=核心算法(套路)*大量重复动作。
习惯严格按照每天、每月To-Do List(计划表)生活的人没啥前途。
不要做“chicken head”,不要作舒适区里炫技的小猴子。
这些年,我一直有一个困惑。
我十几年前最大的业余爱好是打拖拉机,但我发现我打得再多,水平也不上涨了,甚至还有倒退。
后来,我发现这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好多人的问题和我类似。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低水平的重复练习确实能带来熟练的技能,但同时会让人沉湎于技能带来的自满中,不再进步,不再思考,甚至变得麻木。
我们常说“熟能生巧”,但一旦技能“熟”到不用想就“巧”的份上,也许你在这个领域的水平也就戛然而止了。研究表明,一旦动作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即使再多练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经验会让你掉进不思进取的舒适区,却并不能让你成为更优秀的人。
有一个外国足球教练来到中国,他发现中国的足球运动员在训练的时候就只练一种“下底传中”战术。这样的球员不管场上实际情况如何,就只做一个技术动作,变成了没有任何创造力的机器人。
这就是被“一万个小时”练废了。
那么你就要问了,我到底该练什么呢?
专业选手和业余选手之间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是否掌握了套路。
什么是套路?人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都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
举几个例子。
①比如婚姻专家。顶级的婚姻专家只需要15分钟,就能看出一对夫妻未来是否幸福。他们靠的不是经验,而是套路:他们会集中判断夫妻间是否存在一方鄙视对方的现象。
婚姻中最大的杀手是成长不同步,一旦夫妻间存在了鄙视关系,就很难有长久的幸福了。
②再比如团队咨询专家,他们如何快速判断一个团队的合作质量呢?他们的套路是组织团队讨论,观察团队成员的发言是否平均。如果不平均,那么这个团队一定存在沟通障碍。
③再比如棋手,研究发现专业棋手只把很少的时间花在比赛上,而把绝大多数时间用在背棋谱和定式上。
棋谱是专业棋手的套路,算法是码农的套路,案例是律师的套路,公式是数学家的套路,而定律是科学家的套路。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关于成功的公式:成功=核心算法(套路)*大量重复动作。
于是,我们就能够定义失败了,同时也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什么很多行业老手,专业技能非常娴熟,人生却不过尔尔,并没有绽放太多光彩?
有什么样工作习惯的人没啥前途。
他给我的答案让我很吃惊。他说,习惯严格按照每天、每月To-Do List(计划表)生活的人没啥前途。
为什么呢?
他说这样的人是“chicken head”,就是这种人活得像小鸡啄食一样,不断地点头点头点头,脑子里只有“去做去做去做”,但只是机械重复日常工作。一生一世重复,绝无建立新知识的可能,再无进步。
所以,我们的人生一定要不断冲出技能的舒适区,跳入更有挑战的伸展区。要建立自己认知世界的结构,要不断追问事物背后的道理,而不要做舒适区里炫技的小猴子。
刻意练习怎么练?
一、刻意练习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发现或创建事物背后的思维模型。
找到套路不是终点,你还要反复练习把这个套路“内置”到你的脑子中去。
找到好教练,做及时反馈非常重要。
所以,刻意练习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发现或创建事物背后的方法论。
二、刻意练习的第二步是反复练习。
在掌握了一个“道理”之后,就会反复努力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这个理论还可以解释其它什么现象?
第二,我的哪些行为可以用这个理论改造?
学以致用才是有效学习。找到套路不是终点,你还要把这个套路“内置”到你的脑子中去。
正如我们前面在“人人都是掘地蜂”时讲过的,我们人类做出理性决策大量是对既有思维方式的自发式反应,翻译一下,就是我们经常做的事情是“自圆其说”、“自我证明”。
打一个比方。你在面试的时候,发现应试者是一个大眼睛的美女,你几乎第一秒就喜欢她、想聘请她了。那么,面试剩下的一个小时,你在做什么?证明她适合这份工作嘛。
所以,高手所做的,就是把正确的套路,通过反复、刻意、长期的练习,内置到大脑中去。
脑科学研究证明,如果经常通过刻意的思维训练激发某几个神经元,最终这几个神经元会连在一起,成为一种脑结构。
这就是刻意练习的生理基础。这个时候我们是真的能说,一项能力“长”在了我们的大脑中了。
三、刻意练习的第三步,是及时反馈。
即使你已经在有意识地反复刻意练习,你仍需要一个教练对你的练习进行及时反馈。
任何一个人都看不清自己,如同你永远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从地上站起来。
为什么世界排名第一的网球运动员、高尔夫运动员、象棋运动员,都需要教练?他们自身的水平不是足够高了吗?
这就是教练的好处了,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帮你认清自己。在刻意练习中,在有及时反馈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进步速度可以非常快,而且是实实在在的。
先有破除旧思维模型的想法,再有建立新思维模型的方法,最后用商业思维成就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