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的主动休息,并不是因为忙就给自己放一个长假,去专门休息;而是,在忙碌的间隙,如果通过主动休息尽快恢复精力,迎接下一段的忙碌。因为,完全放下工作去专门休息,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大多数人可能并不适用。但是,在忙碌的中间,通过主动休息去调整和恢复精力,却是快节奏时代大家都可以去尝试的。
最近在外出差,一转眼到了交作业的日子,又在车上赶了作业了。稍微有空时,就把内容再充实了一下。当然,最近赶时间写作业主要还是自己没有规划好,之前没有预留出足够时间写,等到最后一天遇到临时紧急事务占了原来还算宽松的时间,就不得不一次次赶了。
和周围的人聊天,发现不少朋友因工作忙碌休息不好,或者没有调节好饮食生活规律,轻则精神疲惫,严重的甚至导致身体健康都会受到损害。作为一个在小城市、中等城市和一线城市都生活过的人,我深刻体会到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节奏。长期在一个城市圈生活的人,即便很具有同理心,也很难真切体会或理解在另一个城市圈的节奏。
在一线城市生活,就像踏上了一条高速运转的履带;工作和生活都需要适应这个城市的节奏,否则就会和环境脱节。当然,也有个别富二代或自带仙气在一线城市中能活出三线城市节奏的特例,但一方面他们和整体城市节奏的感觉并不是那么融洽,另一方面也的确不是大多数普通人能够模仿的。
对于大多数适应快节奏的同学而言,期盼主动休长假的难度是比较大的。这样就需要在工作的间隙学会主动休息,让紧绷的身体和精神主动放松。毕竟,生活和工作都是几十年的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能够长期在快节奏工作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状态,不仅是我们自己想追求的,更是现实的刚性需要。
美剧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高强度和节奏的工作(例如破案或机要部门);比较领人震撼的是,很多高手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经常是人命关天或事关城市安危的情况,应该比我们日常商务工作中体会到的紧急和压力要大很多倍)也能做到从容不迫,而且也没有影响工作效率。敬佩之余仔细考虑,觉得这种紧张但不慌张的状态,是高效处理复杂任务所必须的,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可以学习和参考。
其实再紧张的工作,如果不是非常短期的任务,其实也必须要留出相应的吃饭和睡眠时间,这样才能对继续投入工作有基本的保障。也就是说,即便是非常紧要的事务,在环境能够理解的范畴内,时间还是可以有一定弹性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人伤害最大的是,干活时紧张,干活的间隙也没有能完全放松自己,而是被焦虑和压力一直控制着。长时间精神处于高压和焦虑之下,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必然受损,进而也会影响到工作效率,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相反,如果在干活时认真干活,但同时主动给自己设定一定间隔的休息;如果在休息时,能运用“活在当下”的法则完全放下工作,好好休息、充分放松,即便5分钟内这样的休息,也效果非常明显,有助于及时恢复精力。此外,脑力劳动和身体活动穿插进行,其实也是非常好的状态调整方式。如果我们读名人传记,就会发现这种方式之前就有不少作家、科学家等成果斐然的名人在实践。还有,如果在某一个繁忙紧张的工作任务完成后能及时用各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奖励一下自己,其实也对自己的恢复很有好处。
实践证明,相比等到累的实在不行而被迫休息,主动调整自己的工作生活节奏,主动创造休息机会,不仅对恢复精力和提高工作效率非常有效,而且对长期保持健康和良好的状态,也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主动休息也是一门学问,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和节奏,才能健康从容地跑完这场工作和生活的马拉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