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了一本书,名叫《追风筝的人》,是一个多年的朋友力荐的,我看了三章就喜欢上了。我从小是对文艺不敏感的人,可是我居然看这本书会不自觉的笑,多是因为它里面带有自嘲和讽刺。我最记得其中有一段是讲到父亲看到年纪小小的主角写好的一篇文章,这是因为他年幼不识字的伙伴说那篇故事是听过最好听的,主角经常放学之后在那他们刻有名字的树上给小伙伴讲故事,可是他却完全不知这故事是主角编说,主角太喜悦了,当天就写了另一篇故事,可是被他那严厉的父亲发现了,他父亲是男子汉大丈夫,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他不喜欢主角不术强壮健身却喜欢文字,要不是父亲亲眼看到儿子是从他那最爱的公主肚子出生,他怎么也不会相信他居然是他儿子,实质上,我觉得他不怎么喜欢他的这个儿子,我想大概是因为他最爱的因为主角的存在去世了吧,这和中国说的扫把星有点类似。当然当晚他很怯怕,他父亲说了一句,“看来你对你写的这篇文章很满意”,这在主角看来并不是赞扬,多年以来他一直都是这样不喜欢他喜欢的事情,主角甚至用一句他多想扒开他的血管把他身上属于他父亲的血全还给他,这是多好的描写手法。我想我会继续把它看下去,直至感觉索然无味为止,因为我从没坚持下去过。
网友评论